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回出資。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東不得抽回出資。股東只能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提取資本。因此,隱名股東要退出資本,首先要確認其股東身份,然后轉讓其股權
隱名股東身份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投資者取得和行使股東權利義務的基礎。許多人設立公司或參與設立,或轉讓公司股份,或取得科技股、贈與股等,但在行使股東權益時遇到障礙。在很多情況下,他們需要確認自己的股權,即確認自己在公司中的股東身份,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的確認,涉及到實際出資額、股權轉讓合同、股權轉讓合同等,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出資證明書、工商登記等,在確認股東資格時要考慮諸多因素。在具體案件的事實證據審查中,應當根據具體民事行為當事人的真實意思選擇股東資格的認定標準,有些公司的創始人雖然投資興辦了企業,但由于種種原因,不要以自己的名義這樣做,而是以親戚、朋友、同學或其他人的名義這樣做。實踐中,隱名股東較多,一般是指一方(以下簡稱大股東)實際認購出資,但公司章程中記載的出資人,股東名冊或者其他工商登記材料為他人(以下簡稱名義股東),大股東與名義股東簽訂協議,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隱名股東的法律地位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處理。首先,如果大股東與名義股東簽訂的協議是為了規避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比如大股東不能對公司進行投資,而名義股東可以作為投資者設立公司是為了規避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這種協議肯定會被視為無效,大股東將不能享有股東的權利,公司還將面臨一系列的股權變更、減資、退股等風險和其他法律問題,如果隱名股東不違反強制性法律規定,大股東出于某種原因只讓名義股東出資,但公司絕大多數股東知道這種情況,應視為大股東擁有股權,但隱名股東(大股東)要表明姓名或者確認其資格,必須先到人民法院確認,在確認過程中,隱名股東必須有共同設立公司或者通過轉讓取得公司股權的相應意思表示。如果隱名關系的雙方只是資金交換關系,提供資金的人并不意味著成立公司或實際取得股權,那么雙方關系的實質應該是借貸關系,第二,隱名股東的認定需要其他股東的意思表示來確認其身份。基于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性,如果其他股東不知道隱名股東的存在,并且不同意與其建立共同投資關系,隱名股東不能明確認定為公司股東如何防范隱名股東的法律風險有效的隱名投資協議有利于約束顯性股東,保證隱名股東能夠間接行使股東的權利并獲得利益,必要時成為顯股東,從而避免權利被遺留的情況。投資者對投資項目有較大信心的,應當委托專業人員簽訂協議,以保證協議的有效性。相反,如果投資者對項目不熟悉,只是出于對他人的信任,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投資,無效的隱名投資協議有時更有利于將來收回投資,但投資者對“大股東”幾乎沒有約束力,對被投資公司的權利主張困難。隱名股東的出資文件或者出資確認書是隱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的證明,隱名股東的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應當在隱名投資協議中約定。出資的轉讓憑證或者繳款書應當完整、無歧義。隱名股東最好出具書面文件確認出資額和出資時間。隱名股東的身份能夠向其他股東披露的,建議公司及全體股東確認出資公司章程是隱名股東不可忽視的法律文件新修訂的《公司法》賦予公司及股東對公司內部組織的極大自主權,公司章程可能直接影響隱名股東的權利。比如隱名股東可能希望盡快分紅,但公司章程可能會對公司分紅設置更高的限制,因此隱名股東的短期投資目標可能與公司的長期投資計劃相沖突。因此,隱名股東不應掉以輕心。在制定公司章程時,應當通過明顯的股東表達自己的關切。對于持股比例較低的隱名股東來說,參與公司治理是保護隱名股東權益的必要措施,以防止信息不對稱,隱名股東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盡可能了解公司的動態。根據隱名股東披露自己身份的意圖和其他股東的態度,隱名股東可以以明顯股東的名義擔任或者委派他人擔任董事、監事、經理或者財務人員。應盡可能控制公司的執照、印章、印章和財產信息。如果您參加股東大會或其他重大決策,還應注明您的身份和姓名當權利受到侵害時,隱名股東應根據權利受損的不同情況盡快采取法律措施,隱名股東可以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一般來說,要盡快控制公司公章、印章和財務信息,爭取盡快清算。協商不成的,應當立即采取訴訟措施。《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第十七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要求確認其股東資格,時效期間的計算,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即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時起計算。如果是隱名投資協議或股權轉讓協議,訴訟時效為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