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身保險實踐中,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保單上簽名的現象十分普遍。當保險事故發生后,尤其是在射幸性質比較突出的保險險種的賠付中,保險金的支付要遠遠大于保費的收入,保險人有時就以保單上沒有客戶真實簽名為由,主張保險合同無效,拒絕承擔保險責任,客戶與保險人就保險合同的效力發生爭議。
人身保險實踐中有這樣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一些沒有代理權卻以保險代理人的名義代保險人與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第二種是保險代理人在當事人沒有投保意思的情況下,擅自為其與保險人訂立合同。在這兩種情況下也往往同時涉及“保險代理人”代簽保單的情況。在第一種情況下,根據具體的客觀情況,這樣的行為對保險人可能構成無權代理或與之形成表見代理關系,對投保人來說可能構成保險欺詐;第二種情況常常發生于保險代理人與當事人曾經存在保險業務接觸的情形,如當事人曾經通過保險代理人投過保險,保險代理人利用此間獲得的各種當事人的信息(如銀行賬號)和保險活動的不規范擅自為當事人續保,冒簽保單,保險公司把保費劃入其賬上,在不存在表見代理和當事人事后明示或默示認可的情況下,當事人沒有投保的意思表示,保險合同根本不成立。本文所論述的代簽保單問題不包括以上情況,其事實前提為:1.保險代理人是經保險人授權的代理人。2.保險代理人以投保人的名義代簽保單。3.投保人有投保的意思表示。
一、從法律對合同效力的規定看,保險人僅以代簽名主張保單無效缺乏依據
首先,從法律關于無效合同的規定來分析。從《合同法》第52條和《保險法》第12條的規定可以清楚看出,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名保單的事實不屬于合同無效的情形,那么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呢?《合同法》與《保險法》中都沒有針對保單簽名的直接規定,而有關保險合同形式的規定是這樣的:
《合同法》第10條: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合同法》第11條: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不給繳納社保,勞動仲裁后怎么補償
2021-02-26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地鐵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0-12-18紹興則水牌房屋拆遷戶口在本村嫁到異地的是否有補償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