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少數股東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列報,新舊會計準則作了不同規定。按照舊會計準則的規定,不屬于合并母公司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金額應當作為少數股東權益。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之前,應當單獨列示,并以總額反映。公司總資產的計算公式為:總資產=負債+股東權益+少數股東權益。新準則規定,不屬于合并母公司的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份額,在合并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類別下列示為少數股東權益,資產總額的計算公式改為:資產總額=負債+所有者權益(包括合并母公司的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在合并利潤表中采用同樣的計算方法,少數股東損益從合并凈損益中扣除,在合并利潤表“凈利潤”前列示“少數股東損益”,雖然新準則規定“少數股東損益”列示在合并利潤表的凈利潤項目下,但這一變化不僅是報表格式的變化,也是新準則實施前少數股東權益等內涵的變化,少數股東權益先于所有者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做法,帶來了少數股東權益是負債還是權益的問題。事實上,少數股東權益不應被視為負債,因為負債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償還本金,而少數股東權益不具備這一特征。從并購的角度看,中小股東是企業集團所有者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所有權利僅限于他們投資的公司,也就是說,他們只能分享子公司分配的股息。子公司清算解散時,只能分享子公司分配的股利,在滿足子公司債權人的權利后,才能分享剩余財產(優先股的賠償順序也晚于優先股)。實際上,如果子公司持有優先股,而母公司不持有優先股,則普通股中的優先股和少數股可以合并為少數股東權益,即根據少數股東是否享有優先權,少數股東權益分為優先股少數股東權益和普通股少數股東權益,無論是優先股少數股東還是普通股少數股東,清算順序均晚于債權人。因此,一般來說,少數股東利益在本質上不是負債,而是所有者的利益。新會計準則把它“轉移”到所有者權益上,是小股東權益的名稱,也是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接軌的需要
新、舊會計準則都是基于不同的指導理論。舊準則以“母公司理論”為基礎,認為合并報表是根據大股東的利益編制的,合并報表是母公司報表的延伸或延伸。認為合并報表的使用者主要是母公司的股東或債權人,因此合并的依據是從母公司的角度出發。新準則以經濟主體理論為基礎,認為合并主體的全體股東應當平等對待,合并報表應當反映全體股東的利益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警定責簽字后還能復議嗎
2020-12-18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如何認識保證合同
2021-01-23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解除勞動合同工傷保險有效嗎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