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無權沒收或暫扣學生的物品
沒收和暫扣財物屬于行政處罰范疇,而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顯然沒有這樣的權利。實施行政處罰措施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根據我國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有以下三類主體:
1.依法律規定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2.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七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3.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該法第十九條規定:“受委托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二、學校侵犯學生財產權的法律救濟
人身權與財產權是公民具有的兩大基本權利。毫無疑問,學生對自己的手機等個人物品享有法定財產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隨意剝奪。對于學校沒收或者暫扣、毀壞學生財物、罰款等行為,學生可以依據我國《教育法》尋求法律救濟。該法第四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
1.申訴
申訴是指公民在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有關機關申訴理由,請求予以審查和處理的制度。具體而言,學生對于學校或教師侵犯其財產權的行為,可以向學校的上級主管部門即教育局提出。
2.訴訟
訴訟是另外一個救濟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訴訟請求法院判決學校歸還財物,如果由于沒收或者扣押使學生的財物發生丟失、毀損等情形,可要求學校給予賠償。
申訴和訴訟兩種法律救濟途徑并不沖突,也就是說如果學生的財產權受到來自學校或者教師的侵犯,學生可以選擇兩者之一或者兩者同時進行的方式尋求法律救濟。
三、如何解決學校管理權與學生財產權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校方沒收或者暫扣學生財物的行為初衷是由于管理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確會對教學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正如一些教師所說:“上課時一個電話打過來,整堂課都會受影響;老師在講臺上上課,發現學生在下面發短信,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講課的情緒也會被破壞掉。”而另一方面,手機作為學生的個人財產,當然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并且手機作為現代普及的通訊工具,也正逐漸成為家長和孩子之間保持聯絡的重要工具。因此,學校在教學管理中應盡量避免采用粗暴的管理方式,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來解決學校管理權與學生財產權之間的矛盾。比如在禁止學生使用手機這件事情上,校方完全可以采取將手機送還家長等方式,而不是簡單地沒收或者暫扣。我國的《物權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以及第四條之規定:手機是你的合法動產,你擁有該物品的所有權,任何個人與機關(除執法機關外)無權占有或扣留,《物權法》第三十四三十五條:你有權對傾犯你合法財產的個人以及機關(除執法機關外)要求財產復原和歸還,老師應該采取一個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正確的實用手機,而不是與法律相抗衡。
相關法律
《物權法》有明文規定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別人的個人財產.而學校更沒有權利去沒收,雖然學校是公辦學校,但學校再怎么樣也只能是學校,永遠都不能成為執法單位.而某些學校有規定老師可以沒收,此規定與法律相沖,它便是違法規定.照例應該廢除.《教師法》并沒有“沒收或扣押學生財產”的權力。并且《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教育法》中說明,不得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而《物權法》中的權利,是屬于合法權利。也就是說,這樣一來,老師不只違反《物權法》,更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利。另外,《物權法》中還規定了假若財產在其中損失,你還可以要求侵害人作出賠償,例如手機價格下降及手機電池長久不沖電造成損壞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綜上所述,沒收學生手機的行為其實是不合法的侵權行為,即使是對學生具有監督權利的老師。老師應當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合理地引導,以免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電動車過渡號牌能用多久
2020-12-24主動繳納罰金能減輕刑罰嗎
2021-02-15抵押
2021-03-17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含有死亡給付的綜合性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認定
2020-12-20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