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界定“日工資”和“小時工資”的計算方式。同時按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所發(2000)8號文《關于職工全年全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規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為20.92天,月平均工作小時為167.4小時”,可列出下列計算公式:
日工資=月實得工資/20.92×70%;小時工資=月實得工資/167.4×70%。
其次,針對下列不同情況,分別探討加班加點工資的計算方式。
一、正常工作日內延長工作時間。對于正常工作日內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加點工資,或者按小時工資的150%支付工資,或者按“做一小時還一小時”的方式安排補休。
二、休息日加班工作。對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的計酬方式,或者按“做一休一”調休,或者按200%支付日或小時工資。但按勞部發(95)309號文第62條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企業(如商業零售業等)可不受此限,僅需將每月累計超過167.4小時(法定節假日除外)的工作視為加班,并按150%計發加班加點工資。
三、法定節假日加班工作。根據1994年12月23日國務院發布、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規定,全年共有10天法定節假日,具體為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節(農歷初一、二、三)放假3天;勞動節(5月1、2、3日)放假3天;國慶節(10月1、2、3日)放假3天。《勞動法》第44條明確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對于法定節假日加班的計酬金,勞動部及上海市勞動局有關文件規定中,均未表示允許用“補休”方式來替代。
四、部分公民放假日的加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勞社函(2000)18號文《關于部分公民放假有關工資問題的函》中明確規定:按照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中關于婦女節、青年節等部分公民放假的規定,在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期間,對參加社會或單位組織應祝活動和照常工作的職工,單位應支付工資報酬金,但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該節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單位安排職工加班工作,則應當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6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起訴狀事實勞動關系的申請確認范文
2021-01-12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