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區別:勞動爭議仲裁兼具行政性和司法性。行政性特征是仲裁機構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和用人單位代表組成。也就是說,組織是“三方”的,在原則、政策、法規上接受勞動行政部門的領導;司法性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具有一定的裁決權,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的,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將產生法律強制力。勞動爭議具有完全的司法性質,具有最終的司法管轄權;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爭議訴訟”
原則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原則是:1;② 少數服從多數;③ 勞動爭議訴訟的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程序不同。爭議仲裁只有一審。仲裁裁決作出并交付后,仲裁程序終止。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不能向上一級仲裁機構申請,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進入訴訟程序;一審判決后,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二審法院應當對一審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審判范圍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審理期限為立案之日起60天。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最長可在批準后30日內延期;勞動爭議訴訟的一審期限為:普通程序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報院長批準后可以延長六個月;第二審訴訟期限為立案之日起三個月,經批準可以延長效力不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起訴訟的,該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在此期間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裁決將不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將從頭審理此案費用不同。勞動爭議仲裁受理費和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雖然最終由敗訴方承擔,但收費標準不同。勞動爭議仲裁費沒有全國統一標準,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如300元;但勞動爭議訴訟受理費有全國統一的標準:50元<8.當事人稱謂。不同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分別稱為:原告、被申請人和第三人;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一審稱為原告、被告、第三人、上訴人,第二審被上訴人和第三人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對勞動爭議的事實和責任依法作出判決和裁決,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一種仲裁方式勞動爭議訴訟是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裁決或者決定的勞動爭議案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審理、判決的一種勞動爭議解決方式,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關系:勞動爭議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審前仲裁制度。勞動爭議當事人必須先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未經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的,該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否則,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5日內提起訴訟的,仲裁裁決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應當對勞動爭議進行綜合審理,不受已完成的仲裁的影響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計委處理醫療事故是多長時間
2021-01-29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試用期轉正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22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保險受益人是否存在法定情況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