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有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制度,是指當事人要求保護勞動爭議中的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其申請仲裁的權利消滅,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限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但2008年5月1日以前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關于仲裁時效、起訴的規定和《勞動法》的規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請求仲裁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后60天內作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必須履行。
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時效為一年。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一年的時效期限并不能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比如,在一些行業,特別是建筑業,拖欠工資的問題比較突出,很多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到年底才結清;一些勞動者為了維護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不敢向用人單位主張拖欠勞動報酬的權利。如果適用一年的仲裁期,不利于保護其合法權益。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終止的,不關心勞動關系的維持。因此,本條第四款規定“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計算中斷勞動仲裁時效。本條規定,仲裁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自己權利的依據。從這個時點來計算仲裁時效期限,符合仲裁時效期限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的初衷。明知權利受到侵害,是指權利人主觀上已經知道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意思是說,債權人雖然主觀上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但根據其所處的環境,他有理由認為自己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的事實。因對自己的權利重視不夠,或以此為借口拖延仲裁時效的起算點,故對侵權行為不知情。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法律問題或實際情況比較特殊,您可以聯系我們的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婦女能拘留嗎
2020-12-16新裝地板鼓包向誰索賠
2021-01-28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農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補償
2021-01-27拆遷安置回遷房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