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至8月,全國法院共新收勞動爭議案件20.74萬件。
大量勞動爭議糾紛涌入法院的背后是,一些用人單位出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用工成本最低化的目的,忽視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執行國家法律政策隨意性較強,有意甚至惡意規避法律,違法用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形時有發生。
“勞動爭議案件直接表現為勞動權利義務內容的日益豐富和訴訟請求的日益復雜,社會敏感度較高、法律依據不明確的新類型勞動爭議案件日漸增多,案件處理難度越來越大,亟需通過及時制定司法解釋加以規范和指引。”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孫*工今天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這種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應運而生。
加付賠償金案應受理
據介紹,由社會保險引發的案件,在審判實踐中爭議較大。針對此,司法解釋規定,對于因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勞動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其改制已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特征,而不局限于政府或相關部門主導。因此,司法解釋規定,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引發的爭議,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應當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但由于立法技術的原因,對法院是否受理加付賠償金案件卻未規定。“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規范用工秩序,穩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規定,加付賠償金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孫*工說。
避免程序復雜增加訟累
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用工單位類型復雜、形式多樣,甚至魚龍混雜、主體不明,勞動者在糾紛發生后,往往由于用工單位相互推諉或逃之夭夭而陷入維權困境。
為加大對勞動者的保護力度,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執照、營業執照被吊銷或者營業期限屆滿仍繼續經營的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和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的用人單位借用他人營業執照經營的,還應當將出借營業執照的一方列為當事人。勞動者與掛靠在其他單位名下的用人單位或個人發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個人、被掛靠的單位列為當事人。
此外,司法解釋還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發現仲裁裁決遺漏了必須共同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追加當事人;被追加的當事人應當承擔責任的,人民法院直接調解或者判決其承擔責任。這些規定為勞動者依法維權提供了便利,避免了因程序紛繁復雜而增加勞動者的訟累。
合理分配加班舉證責任
自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頒布實施以來,勞動者起訴向用人單位追索加班費的案件大幅上升。為督促用人單位規范管理,引導勞動者正確行使權利,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我國勞動爭議處理機制采取的是“一調一裁兩審”制。為嚴格規范這一制度的運用,防止大量勞動爭議案件未經仲裁便徑行進入審判程序,司法解釋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反悔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受理決定或仲裁裁決,當事人直接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當事人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為由提起訴訟的,應當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出具的受理通知書或者其他已接受仲裁申請的憑證或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車禍賠償
2021-01-14什么時候需要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有什么用
2021-03-22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保險理財的原則
2020-11-26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模擬拆遷應該由哪個部門負責
2021-02-04農村危舊房改造補償國家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2020年舊房拆遷補償政策是怎樣的
2021-01-26村委會是征地拆遷的主體嗎
2021-02-08過了拆遷獎勵的期限還能拿到拆遷獎勵費嗎
2021-01-15誰有權獲得公房拆遷補償款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