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勞動法》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勞動法》頒布實施20年來,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逐步加強,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但如何讓每一位勞動者能夠“在法治的陽光下快樂的工作”,當前勞動法領域仍有幾大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勞動關系是否仍然成立。
《勞動法》規定了法定最低的就業年齡(16歲),但并沒有規定限制就業的最高年齡;《勞動合同法》明確了退休人員應當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制度,即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社會保險法》規定領取國家基本養老金的條件包括“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累計繳費滿十五年”兩項條件,但在我國并非所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都能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又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三)》明確,“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
盡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務工人員是否屬于“勞動者”在理論界仍有爭議,但在司法實務中已基本趨于一致,即按勞務關系處理;不過,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卻并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務工人員是否屬于“勞動者”,在理論界及實務屆仍存在頗多爭議且各地的勞動仲裁及法院判例也不盡相同。如廣東認為可按勞動關系處理,而江蘇、浙江等地認為不屬于勞動關系。
針對以上情況,為維護法律的統一實施,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益陽律師彭*科建議:首先,無論務工人員是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及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均應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已享受基本養老待遇的不再享受工傷傷殘就業補助金;其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未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務工人員,應統一按勞動關系處理。
第二,勞動者維權程序繁瑣,用工單位“走程序、拖時間”空間大。
以勞動者主張工傷待遇為例。首先,需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過程中可能涉及到勞動關系的確認,需通過一裁兩審,即勞動仲裁、一審、二審;其次,工傷認定結果出來后,可能涉及對工傷認定結論的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再次,工傷認定確定后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可能存在復查鑒定;最后,申請勞動仲裁,又是一裁兩審。幾大程序走下來,往往幾年時間還看不到最終結果,導致勞動者即使權益受損,也多忍氣吞聲,選擇接受用工單位極不合理的賠償標準,不敢理直氣壯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針對以上情況,彭*科律師,益陽資深律師,益陽勞動爭議專業律師認為:
首先,應當繼續明確和強化工傷認定部門在工傷認定過程中對勞動關系的確認職能,或將工傷認定職能劃歸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在認定過程中可直接對勞動關系進行確認并出具工傷認定結論,以簡化工傷認定流程,減少時間損耗。
其次,根據各地實際科學提高仲裁一裁終局金額標準,并可嘗試在一裁終局的基礎上加設一審終局的金額標準,盡可能減少勞動者訴累。
再次,強化社保征繳部門的征繳職權,明確社保基金先行支付操作流程。如《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一條“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最后,人社部門作為勞動行政執法部門,肩負監督、查處勞動違法行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任,但“勞動監察難度大、難到位”,嚴重影響了勞動者維權,應通過強化勞動監察職權,盡早督促用工部門依法依規規范用工,從源頭減少勞資糾紛發生概率,構建和諧、穩定的勞資關系,促進勞資關系的良性互動。
第三,裁(勞動仲裁)審(法院審理)不銜接,耗費司法資源,增加矛盾處理成本。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是勞動人事爭議訴訟案件處理的前置程序,但仲裁結果是否能夠得到支持和執行,最終還在于法院的審判和執行結果。由于仲裁和審判機關分屬不同系統,經常存在把握案件裁審尺度不一、銜接不暢的現象。同時,仲裁機構做出的仲裁裁決,進入訴訟程序后,即不發生法律效力,法院須對勞動爭議案件進行重新審理。所有仲裁階段已查明的案件事實均需重新舉證審理,勞動仲裁的作用和意義極大弱化,這無疑是一種浪費,使前面大量的仲裁工作化為烏有,極大地浪費人力、財力和司法資源。
針對以上情況,彭*科律師,益陽資深律師,益陽勞動爭議專業律師認為:
首先,裁審側重點應各有不同,勞動仲裁可側重于查明案件事實,法院審理可側重于準確適用法律,勞動仲裁階段已進行的舉證、質證及法庭調查查明的案件事實,如不存在相反證據及瀆職枉法的情況,應作為法院審理的事實依據,在此基礎上,法院審理的期限可在現有一、二審期限的基礎上適當縮減,以便于勞動者及時實現權益。
其次,勞動仲裁及訴訟均應高度重視和加強調解工作,一方面幫助勞動者合理維權,另一方面也應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促使用工單位認識自身法律義務,積極承擔應有責任。
再次,可建立裁審兩家定期工作聯系機制,明確裁判尺度和標準,在制度層面明確裁審職責,減少裁審摩擦,促進法律的統一適用。
最后,推進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強化仲裁機構準司法化定位,弱化行政色彩,提升仲裁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程度。
總而言之,盡管《勞動法》的配套法規建設還需加強,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需規范和統一的新課題,但《勞動法》作為我國第一部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宗旨,全面規范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在勞動法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勞動法》的頒布實施,對于保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刑事案件撤案后可以追訴嗎
2021-01-15科技公司經營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21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1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