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個人獨資企業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合伙企業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伙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
普通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伙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合同法》第七十三條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二條合同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是指基于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傷害賠償請求權等權利。
法條解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在我國,企業基本類型有: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其中合伙企業又分為普通合伙與有限合伙。
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均以其出資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股東自己購買的人壽保險單屬于股東個人財產,不屬于對公司的出資,因為股東并不以個人財產對公司承擔無限責任,所以即使公司破產,需要申報公司債權,根本不涉及拿股東的人壽保險單即個人財產做為債權申報的問題。
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的相關規定,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人壽保險單雖然屬于個人財產,但是屬于專屬于自身的財產也就是《合同法》中提到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所以結合《合同法》的規定,人壽保險單的受益保險金不得用于抵債。
根據《合伙企業法》的相關規定,合伙企業分為普通合伙與有限合伙,普通合伙中合伙人均以個人財產對合伙企業承擔無限責任,人壽保險單仍屬于個人財產,但是屬于專屬于自身的財產也就是《合同法》中提到的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債權,所以結合《合同法》的規定,人壽保險單的受益保險金不得用于抵合伙企業的債務。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普通合伙人承擔責任方式與普通合伙企業中的合伙人一樣。有限合伙企業中的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資對合伙企業承擔有限責任,不以個人財產對合伙企業承擔無限責任,所以也不涉及用有限合伙人的人壽保險單即個人財產去抵債的問題。
二、保單是不被查封罰沒的財產。
《保險法》24條
三、不存在爭議的財產分配
《保險法》61條
以上提供信息均與人壽保險無關。
四、不需要納稅,但不能隨意質押的說法不合理。人壽保險單可以質押貸款,一般為保單數額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法條解析: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中第五項規定,保險賠款免納個人所得稅。因為保險賠款是賠償個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損失,不屬于個人收入,因此不征個人所得稅。
五、關于人壽保險賠款是否征收遺產稅的規定。
第四十二條被保險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確定死亡先后順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法條解析:我國目前并無實施的遺產稅現行法律,相關報道的《遺產稅草案》涉及的相關問題也尚在討論之中,并未公布于實施。所以我國目前并不征收遺產稅,至于我們通常所說的繼承房產要征收稅,其實并非遺產稅,只是要辦理產權變更手續所需要要交的過戶費等。
即使征收遺產稅相關法律出臺后,征收遺產稅也只能是對遺產來征收稅,也就是說只有保險賠款做為遺產時,才能征收遺產稅。根據《民法》和《保險法》規定,被保險人的人身保險賠款能否列入被保險人遺產,取決于被保險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或雖指定了受益人,但受益人在被保險人之前身故,或喪失、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可以作為被保險人遺產處理,可以用來清償債務和征收遺產稅;指定了受益人的,由指定受益人享有,不計入被保險人的遺產總額,不征收遺產稅,不須用來清償債務。
六、人壽保險公司不得破產解散說法不正確,是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但是如果保險公司需要破產,《保險法》和《公司法》都有規定,可以破產。但到今天為止,因嚴格的破產解散程序及保監會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還沒有發生保險公司破產。
《保險法》89條第八十九條保險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解散事由出現,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后解散。
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保險公司解散,應當依法成立清算組進行清算。
第九十二條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險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的,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接受轉讓。
轉讓或者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接受轉讓前款規定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的,應當維護被保險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法條解析:根據《保險法》規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分立、合并外,不得解散。對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解散作出嚴格限制,主要考慮經營人壽保險業務具有長期性,如果允許這類公司隨意解散,會直接損害被保險人的利益。但是公司的分立、合并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合并、分立時,應當依法事先通知和公告債權人,債權人有權要求清償債務或者提供擔保。不清償債務或者不提供擔保的,公司不得合并、分立。而且公司合并時,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應當由合并后存續的公司或者新設的公司承繼。公司分立前的債務按所達成的協議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擔。因此,保險公司的分立、合并一般不會給被保險人帶來損害。所以保險法允許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在分立或合并的情況下解散,就是出于保護人壽保險中被保險人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質押股權孳息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8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競業限制的補償金包含在在職工資里是否違法
2020-11-21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