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企業的這種行為,員工不應該因為情緒激動而直接辭職。我想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繼續工作,取得單位拖欠你工資的證據后,當你有一天想與單位結算工資時,可以到當地勞動仲裁。根據(發審[2006]6號)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其已書面通知勞動者拒絕支付工資的,以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
次之為在單位工作一個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在取得用人單位無故減薪的證據后,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何認定公司強迫員工辭職
勞動部、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關于印發《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條例》的通知根據2001年最高法《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公司未經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停止支付工資和社會保險,勞動合同不能履行,勞動者被迫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公司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支付拖欠職工的工資,支付經濟補償金和支付補償金
員工被迫辭職能否得到補償
這個問題沒有爭議。雖然勞動部《關于實施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規定,勞動者自愿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但這一規定不能普遍適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或者用人單位無故扣留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勞動者被迫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也可以支付補償。因此,如果用人單位的違約行為導致員工辭職,不僅不能免除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義務,而且鑒于企業強迫員工辭職現象日益嚴重,用人單位也有相應的補償義務,有關人士建議,應建立“推定辭退制度”,即以“換屆后法”、“分權法”、“待遇減免法”等手段,防止企業強迫員工離開企業,要用《長期就業法》和《晉升法》強制員工離開企業,如果員工因不愿接受而辭職,將被用人單位變相辭退。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未經事先通知而解雇雇員,用人單位將對強迫雇員自愿辭職的行為承擔責任。因此,如果在《勞動法》中加入這一制度,基于法律的預測和引導功能,企業的這種行為將會減少,員工的職業穩定性將會提高,希望這些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商標侵權免責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2-12雙方合伙公司財產怎么分配
2021-03-12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武漢首發反家暴人身保護令
2021-03-04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保險欺詐有哪些情形
2021-02-14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車被別人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1保險公估人業務有哪些
2020-12-18人身保險的特點
2020-12-13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該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是否一并處分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