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05年發布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一次性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征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年終獎應納稅額的計算標準為: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稅額=當月取得的一次性獎金× 適用稅率-快速扣除
適用稅率為年終獎對應的“工資”稅率除以12和快速扣除。由于工資薪金所得實行累進稅率,七個檔次的稅率分別為3%、10%、20%、25%、30%、35%和45%。因此,對于數額較大的年終獎,按照規定,最高稅率應高達45%,稅負成本巨大,企業的激勵效果減半
事實上,在發放年終獎的過程中,積極的稅收籌劃不僅可以減輕員工的稅負,同時也充分實現年終獎的激勵效果。企業要充分重視,與員工溝通,與員工一起實施據測算,年終獎發放存在“盲區”。臨近“臨界點”,年終獎數額的微小變化可能帶來數萬元的稅負。在2015年年終獎發放過程中,年終獎發放存在一個“盲區”,應避免以下六個盲區:年終獎在18001元至19283.33元之間時,應比18000元多繳稅1154.1元;54001-60187.50元,比54000元多繳4950.2元;108001-114600元,比108000元多繳4950.5元;42萬元至44.75萬元,比42萬元多納稅19250.3元;660001-706538.46元,比66萬元多納稅30250.35元;在960001元到112萬元之間,比96萬元多繳稅88000.45元可以發現,年終獎只少1元,繳稅的比例很大,特別是年終獎為960001元時,比96萬元多繳稅近9萬元。因此,如果公司發放的年終獎屬于上述盲區,公司可以將年終獎納入工資或以實物等其他福利形式發放給員工,如何設置“雙薪”和“年終獎”
根據國稅發[2009]121號文的規定,按月薪計征“雙薪”所得稅的做法已經停止。目前,如果“雙薪制”的工資收入仍包含在企業的薪酬結構中,且“雙薪制”的工資與年度一次性獎金同月發放,“雙薪制”的工資可以與年度一次性獎金相結合,個人所得稅可按國稅發[2005]9號文件計算。“雙薪制”工資與全年一次性獎金不在同一月份發放的,應當將“雙薪制”工資與所在月份工資收入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年終一次性獎金政策將不再執行,因為在一個納稅年度,“年終一次性獎金”的計稅方法只允許每個納稅人使用一次。因此,對于年底“雙薪制”和“年終獎制”同時實行的公司,需要考慮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是否保留“雙薪制”
二是保留的話,兩者的最佳比例是多少以及如何分配取決于第13個月的工資和年終獎的數額,具體取決于兩種情況下第13個月工資的最終適用稅率。第十三個月工資與當月工資合并后適用的最終稅率低于當月工資合并后適用的最終稅率的,應當按月單獨繳納,使雙倍工資承擔的稅負減少,反之亦然,我們要考慮“盲區”問題,綜合平衡稅收籌劃的可行性,我國現行的分稅制明確了中央和地方財權和個人所得稅由中央和地方按6:4分配,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資方面,許多地區都對地方留用部分實行了多種財政返還政策。由于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西部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自治區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因此,以早期投資項目或成熟投資項目(VC/PE)為代表的投資公司在發放大額年終獎的過程中,可以考慮在西部地區搭建投資平臺。在享受區域稅收優惠的同時,積極爭取個人所得稅的財政返還,降低實際稅收成本
但根據最新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及其他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14〕62號)等文件,明確國務院正在清理三類地方稅收優惠政策和財政返還政策:第一類是一些違反上位法的稅收優惠政策;第二類是違反上位法的稅收優惠政策;第二類未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三類是超過稅收優惠時間仍執行的,因此,企業需要對稅收政策的具體選擇進行審核,并與當地政府書面明確,為防止政策變更風險和財務收益無法實現,對VC、PE等投資公司的核心員工,將年終獎支付改為股權支付的可行性,由于其年終獎與投資收益掛鉤,數額往往很大,按照個人所得稅制度,普遍實行45%的高稅率。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和支付單位可以改變思路,改變年終獎的支付形式,將現金支付改為股權支付。但根據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職工行使權利時,以從企業取得的股票實際購買價格與購買日收盤價的差額作為工資薪金稅,因此稅收籌劃空間當然是有限的,作為員工年薪福利的組成部分,企業還可以在年初對整個薪酬結構進行稅收籌劃,提前規劃月薪和年終獎的比例,找到稅負最低的支付比例。中國稅務律師認為,稅收籌劃往往存在一定的風險,一個沒有任何風險但收益巨大的籌劃項目是罕見的。企業不僅要考慮激勵效果和員工利益,還要考慮國家稅法的剛性要求,其中最佳的需求平衡點可能是一個成功的個人所得稅籌劃方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擔了全部贍養費后能否追償
2021-02-09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效力待定合同如何追認
2020-12-24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民間送養行為是否違法
2021-01-27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