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彌補勞動者造成的損失《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因勞動者自身原因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用人單位賠償經濟損失。《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條例》第三十條規定:“企業需要賠償勞動者造成的經濟損失的,企業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可見用人單位有權追償勞動者本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給用人單位造成嚴重損害的嚴重失職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雖然不清楚用人單位是否有追索權,但也沒有明確禁止首先,用人單位是否有權追償因勞動者受傷造成的經濟損失
工傷事故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小劉受傷是因為他自己的過錯。雖然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但不能免除他的賠償責任。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與承擔經濟損失并不矛盾。工傷救濟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而賠償損失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義務。因此,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追償,并沒有區別對待是否因工負傷
其次,根據賠償理論,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追償,追償金額如何確定,勞動者的責任行為是為了用人單位的利益,勞動風險應當歸于利益所有人,由用人單位承擔由此產生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可以免除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責任的,是對用人單位的侵權。因此,是否需要勞動者承擔責任,首先要根據崗位風險程度、技術技能、設施設備、監管等因素,根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自的過錯程度來確定,勞動者因主觀惡意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全額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作業安全法的,應當賠償損失對違反規定的,由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批評教育,并依照有關規章制度予以處罰;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币虼?,如果經濟損失是由于勞動者的惡意行為造成的,用人單位不僅可以全額追償經濟損失,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其次,勞動者應當對重大過失造成的經濟損失支付部分賠償金。重大過失與故意、惡意有本質區別。由于重大過失造成的經濟損失,不能單獨歸責于勞動者。同時也與用人單位的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管理模式有關。用人單位不能要求勞動者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但應當按照責任分擔比例要求勞動者承擔部分損失第三,勞動者的一般過失造成經濟損失的,不需要賠償。由于用人單位的經營活動是通過勞動者的具體行為來實現的,勞動者的行為也就等同于用人單位的行為。勞動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的失職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將要求勞動者賠償,這無疑增加了勞動者的責任,轉移了用人單位的經營風險,這顯然是不公平的應該指出的是,就非法經營而言,不是故意、惡意、重大過失、一般過失或輕微過失。為避免因生產事故造成用人單位無法挽回損失的尷尬,企業不僅可以依法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相關條款,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內部規章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在工地出了事故死亡能賠償多少錢
2020-12-16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代理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0-12-14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探析
2020-11-15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