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勞動爭議訴訟風險詳解
1.對非企業自主重組引起的案件受理范圍或程序前爭議的要求理解錯誤,達成仲裁調解協議又反悔的,繳納社會保險費、繳納公積金、工傷認定不屬于民事訴訟范圍。一般情況下,職工對上述相關糾紛提起的訴訟不予受理,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別是錯誤的,勞動關系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受勞動法的特別保護,勞動關系受民法的管轄,合同法等民法,體現了平等補償和自由協商。如果不能形成勞動關系,而僅僅形成勞動關系,并依據《勞動合同法》提起訴訟,就得不到支持
在對“三種加班費”的理解和舉證責任分配上存在一些誤區p>“三種加班費”分別是誤工加班費、休息日加班費和法定節假日加班費。根據有關規定,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為標準工作時間,因工作性質或生產特點不能執行,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或綜合工作制。勞動者要求在其他工作時間內支付加班費的,不予支持
4.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適用兩倍工資補償范圍的誤解。這個月被稱為寬限期,超過寬限期,工人應得到月工資的兩倍。一些工人誤解了他們將繼續支付工資,但事實并非如此。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在沒有勞動監督的情況下,責令勞動者支付預處理費,25%的經濟補償金的要求將不予支持
6.對一次性補償協議的效力和后果缺乏了解。一些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時簽訂了一次性補償協議,然后反悔,起訴要求支付相關費用,但無法證明存在無效或可撤銷的情形,仲裁時效有兩種:一種是一般仲裁時效,期限為一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另一種是特別時效,即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不受上述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有的勞動者認為勞動爭議屬于民事案件,因此從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應當適用普通民事訴訟時效兩年的規定。這是對法律的誤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假名字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216根肋骨骨折與工傷鑒定等級是怎樣的
2020-11-24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