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的解決方法
《勞動法》第77條第1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1.協商
爭議當事人之間自行約定,通過協商,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相互讓步或一方讓步從而求得爭議解決的方法為協商。協商不需要第三人參加,是爭議雙方互諒互讓的結果,有利于防止矛盾的激化。但雙方協議達成的協議沒有強制執行力,當事人仍然可以申請仲裁或起訴。協商在爭議處理的任何階段均可進行。
2.調解
調解是由第三者居間調和,通過疏導、說服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從而解決糾紛的辦法。解決勞動爭議中的調解,主要由企業內部的委員會進行。調解達成協議后,爭議雙方應自覺履行,但沒有強制執行力。
3.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在我國是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的。仲裁裁決具有強制執行力。
調解與仲裁都是我國勞動爭議的法定解決方式,一般來說,勞動者在發生勞動爭議后,往往首先會在用人單位內部力爭解決糾紛,在內部無法解決時,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但這并不說明,當事人申請仲裁之前一定要先進行調解。
《勞動法》第4條、第5條都明文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勞動爭議調解》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由上述法律規定可知,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之后,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解決勞動爭議,也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以仲裁方式解決勞動爭議。即一旦發生勞動爭議,作為當事人的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可以在調解和仲裁方式中任意選擇一種方式,解決勞動爭議。對于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解決勞動爭議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根據合法、自愿原則進行調解。
4.訴訟
勞動爭議訴訟就是指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一種方式,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后一道程序。
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決勞動爭議的四大途徑。小編特別提醒,由于我國法律規定了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當發生勞動爭議后,首先要申請仲裁,其次才能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的解決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如當事人遇到困難,可向專業的律師尋求幫助。
還有其他疑問,或者實際情況比較復雜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方性法規可設行政許可嗎
2021-01-16涉外結婚必須公證嗎
2021-02-10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公司合并的特征是什么
2021-02-09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