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日期:,2001年)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包括以下方式:(1)殘疾賠償(2)如果一個人死亡,死亡賠償金應當支付(3)其他損害賠償的精神撫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規定:
<85.如果一個人侵犯了另一個人的身體,致使他死亡喪失全部或部分工作能力的,應賠償殘疾人生活津貼
86。根據鑒定標準,殘疾程度分為十級。如果法醫鑒定為一級,則生活津貼的補償應根據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費用計算,補償應為自確定殘疾當月起的20年;>對于10級,按10%的比例降序計算。但是,對于50歲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年,年齡應減少一年,并且至少減少10年;70歲以上的按5歲計算
93。侵權人造成殘疾的,應當支付一定數額的殘疾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按照當地居民的平均生活費用,根據傷殘者和病人的傷殘程度計算。經法醫學鑒定為一級的,自確定殘疾當月起賠償十年;>對于10級,按10%的比例降序計算。對于50歲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年,年齡應減少一年,但至少減少一年。”
根據上述兩個司法解釋,可以看出,當被害人殘疾時,被害人可以同時提出兩個請求,一個是“殘疾人生活津貼”,另一個是“殘疾賠償”,后者是“精神損害撫慰”
因此,要說法院的判決是否正確并不容易。如果你想回答“殘疾賠償金是精神損害撫恤金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如果受害者只提出“精神損害撫恤金”的索賠,法院應提醒被害人不要忘記“殘疾人生活津貼”的請求權
適用范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認定若干問題的解釋》,精神損害賠償適用于下列情形:
第一,自然人因非法侵犯下列人格權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一)生命、健康和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三)尊嚴權和人身自由權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侵犯他人隱私或者其他個人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造成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關系嚴重損害,監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III.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的,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一)侮辱、誹謗、克減、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侮辱、,誹謗或者其他違反社會共同利益和社會公德的手段
(2)非法披露或者使用死者的隱私,或者以其他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的方式侵犯死者的隱私
(3)非法使用或者損毀遺骨,或者以其他違背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的方式侵害遺骸、遺骨的
四、具有象征性人格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而永久滅失或者損壞的,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審理國家賠償案件《關于申請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申請應當由賠償委員會受理人民法院委員會對侵犯公民人身權益的行為,應當依法嚴格認定是否“造成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應當全面考慮被害人的人身自由、生命健康、精神損害、日常生活影響、工作和學習、家庭關系和社會評價的侵害,并考慮社會公德、日常生活經驗等因素。依法認定侵權行為是否造成精神損害和嚴重后果。如果受害人因侵權而死亡、殘疾(包括精神殘疾)或受傷,并被具有法律資格的機構認定為重傷或診斷為嚴重精神障礙,應確定侵權行為已造成精神損害和嚴重后果
對于您提出的“是否有無殘疾精神損害撫恤金”的問題,luba.com的小編輯已整理出將有無殘疾精神損害撫恤金。如果侵權人造成殘疾,應支付一定數額的殘疾賠償金,但如果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傷害,也可支付精神損害撫恤金,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咨詢律霸.com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拆遷詳細流程是什么
2020-11-15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行政機關不聽取當事人的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2020-12-11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拆遷補償款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13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應當歸誰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