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糾紛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所謂“知道”是指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準確地發現并知道其權益受到侵犯。所謂“應當知道”是指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不知道他的權益受到侵犯,但根據客觀事實可以推定他應當知道。如公開銷售和使用侵權產品;《專利公報》刊登了他人的專利申請文件等
在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調解的專利糾紛中大多數案件以某一法律事實出現的日期作為時效的起始日期。例如,自授權公告之日起,由于專利公報中公布的法律事實可以作為假定其“應該知道”的條件,因此,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應當注意專利公告中的信息,及時行使其請求權,避免在司法實踐中因時效遲延造成的損失,在專利侵權訴訟時效的起點有兩種特殊情況:
(I)兩年以上的專利侵權訴訟通常是連續的,有時甚至是斷斷續續的。如果專利權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侵權行為后兩年內沒有主張權利,并且侵權行為在兩年后繼續,如果專利權人得不到保護,顯然是不公平的
專利權人的權利要求可以分為物權要求和債權要求。前者指停止侵權。就時效制度而言,此類索賠本身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后者指的是對損失的賠償。當然,訴訟時效適用,但自專利權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日起兩年內計算的侵權損失賠償金額仍在訴訟時效范圍內(二)授權前的發明技術使用費。授權前發明專利的一個特點是,由于對發明專利實行“提前公布和實質審查”,發明專利申請將在申請日起18個月內公布。此時,其他單位或個人可以充分實施所公開的發明技術,在《專利法》第68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之前,此類行為不得視為侵權,自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直至授予專利權,專利權人要求支付專利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專利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使用該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如果專利權人在授予專利權之日之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則自授予專利權之日起計算。專利侵權訴訟時效屆滿后,是否可以起訴
是
1.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喪失了通過訴訟程序獲得人民法院對其民事實體權利保護的權利,即勝訴權被消滅,但他仍有權起訴,因為在訴訟時效期滿后,債權人的權利不會因訴訟時效期滿而消失,債權人仍然可以主張自己的權利
中國法律將當事人的訴權分為起訴權和勝訴權
起訴權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和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這是程序意義上的權利;勝訴權是保護實體權利的權利,即起訴后的勝訴權
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仍可以行使其訴權。人民法院受理后,可以審查是否存在訴訟時效已經完成的事實,是否存在延長訴訟時效的理由,訴訟時效制度的設立是為了提高司法效率,促進當事人積極行使自己的權利,我國的訴訟時效制度采用了敗訴勝訴權理論。也就是說,當訴訟時效屆滿時,實體權利并未被消滅,但贏得訴訟的可能性,即獲得司法保護的可能性卻喪失了
以債權為例。債權期限屆滿,債權人向法院起訴,法院應當受理。如果另一方主張時效抗辯,法院應判決駁回債權人的索賠
如果另一方不主張,審判應照常進行。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為債權尚未消滅。如果不援引和不處理,這是為了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也是因為債權仍然存在
如果援引,判決駁回索賠,因為原告的勝訴權已經喪失。如果原告敗訴,被告清償債務,原告不構成不當得利,這也是因為債權尚未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企業改制的司法解釋
2020-12-09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企業違規讓員工提前復工怎么處理
2020-11-26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