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糾紛懲罰性賠償標準是什么?
一倍至十倍的賠償金,具體金額由實際損失確定,我國《消法》第49條規定的賠償額僅為雙倍賠償,即“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該規定在某些具體案例中限制了懲罰性賠償的威懾力。
民間交易習慣中的“假一罰十、欠一罰十”的說法,其計算的方法是由出賣人賠償買受人實際所受損失的10倍,該加倍賠償的數額取決于買受人在交易中的實際損失額。
令人欣慰的是,已經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在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該法明確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侵權責任法》中關于產品責任的規定與《食品安全法》中關于食品責任的規定之間是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食品安全法》關于懲罰性賠償數額規定為“消費者可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侵權責任法》關于懲罰性賠償數額規定為“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為統一一般法與特別法,可考慮十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二、什么是懲罰性的賠償理由?
懲罰性賠償原則的適用應符合以下條件:
(1) 經營者提供商品、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存在。交易中常見的欺詐行為有:直接出售假冒商品的行為;故意短斤少兩的行為;消費加工承攬中偷工減料、偷換原材料的行為;在修理服務中偷換零件、虛列修理項目、增報修理費的行為等等。
(2) 消費者受到損害。首先,要有消費者受到損害的事實發生,即對經營者提供的虛假消息,消費者信以為真并因此而蒙受財產損失。其次,受損害者只能是消費者,即為了生活需要而購買商品或服務的人。
(3) 消費者要求經營者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在以上條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經營者應增加賠償消費者所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數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產品糾紛針對于產品的質量、價格等出現誤差等才會出現,消費者是可以直接與銷售者進行協商索賠的,如果是銷售者銷售的產品或者是商品屬于偽劣產品,數額達到五萬元的,人民法院就餓可以認定其構成犯罪,人民法院應當對其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不是主犯怎么判
2020-11-11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合同保全形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方式
2020-12-06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