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的生效時間一般來說,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就是電子合同的生效時間,合同的成立時間就是對雙方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間。一般認為,接收方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是數據電文到達并生效的時間。通過數據電文發送的電子合同,只要送達受要約人的通常地址、住所或受其控制的地方(如郵箱等),即為有效。即使受要約人在將要約交付給受要約人之前已經知道要約的內容,如果以數據電文的形式訂立合同,并且接收方指定一個特定的系統來接收數據電文,則電子合同將不生效,數據報文進入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如果沒有指定具體的系統,數據電文第一次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應視為到達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6條
要約在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11條
數據電文進入發送方無法控制的信息系統的時間應視為數據電文的發送時間。接收方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數據電文進入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接收數據電文的時間;如果未指定具體系統,則數據電文首次進入接收方任何系統時應視為收到數據電文的時間。當事人對發送和接收數據電文的時間另有約定的,以該約定為準。
電子合同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為。
電子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民事主體的法律行為。雙方以電子方式建立、變更和終止財產民事權利義務。當事人之間簽訂的這種合同是合同的電子化,是一種新的合同形式
交易主體是虛擬的、廣泛的
電子合同訂立的全過程采用電子形式,符合易于保存的特點。電子合同談判、簽訂和履行通過電子郵件、EDI等方式進行。這種合同方式大大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電子合同的交易主體可以是地球村內的任何自然人、法人和相關組織。當然,這種交易方式需要提供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在交易前建立信用體系,讓對方了解對方的信用狀況。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信用權益將成為一種無形財產
技術化和標準化
電子合同是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它不同于傳統的合同訂立方式。電子合同的整個交易過程需要一系列國際和國內技術標準的規范,如電子簽名、電子認證等,這些具體標準是電子合同存在的基礎。沒有相關的技術和標準,電子合同就無法實現和存在
事實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法律規定的電子合同生效時間是在接收方收到對方發送的電子合同數據之后。當然,生效時間可能因簽署的電子合同的傳輸類型而異,但當事人可以自行商定生效時間,如果有爭議,可以聯系律師。律霸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車上人員責任險什么情況免賠
2020-12-13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