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精神損失賠償。指當事人因合同終止而喪失完成事項的愉悅感、成就感、榮譽感等,或因合同終止而遭受挫折感、失敗感、沮喪感等,這對當事人來說是可能的,辦理委托或委托事項所發生的費用。對于客戶而言,它可能包括前期成本、通過重新實施流程和找到受托人而造成的金錢利益或價值損失。對于受托人而言,可能包括為處理委托事項而預付的材料費、咨詢費和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第三,應補償可用的福利或報酬。從實際情況看,合同終止可能造成的損失不包括可獲得的福利或報酬。在當事人無過錯或重大過錯的情況下,如果履行合同,則必須獲得可用的利益或報酬。根據法律或公平原則,賠償金額應等于另一方遭受的損失程度,因為這種賠償的主要功能是賠償,即恢復損失的利益,互惠是其必然要求。問題只是如何確定損失的存在和數額。在這方面,應當有相應的證據,這些證據應當由法官或仲裁員作出最終判決。證據應使人們相信損失的存在和數額。與此相關的是合同中約定的退貨標準是否可以作為損失計算的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是民法嗎
2021-02-24醫療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0股權轉讓未登記是否影響行使股權
2021-01-05交通事故處理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02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運輸工具保險概述
2021-02-22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為什么買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