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是指合同雙方地位平等,在充分協商一致的前提下訂立合同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個方面:① 合同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無論所有制性質如何,無論單位大小及其經濟實力如何,其地位都是平等的。② 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是平等的。雙方獲得的財產、勞務或工作成果大致相當于其義務;要求一方不得無償占用對方財產,不得侵犯他人權益;禁止橫向調整和自由分配。③ 合同雙方必須就合同條款進行充分協商并達成協議,才能訂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凌駕于另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另一方,不得以脅迫、命令、脅迫的方式訂立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有依法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民事活動應當由當事人自愿約定,法律有強制性規定的除外。包括:第一,是否自愿簽訂合同;第二,與誰簽訂自愿合同;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愿約定,不得違法;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或者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違約責任可以自由約定。如果發生爭議,雙方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相關知識:如何履行協議不明確的合同
1。當事人補充約定原則所謂當事人補充約定原則,是指當事人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通過協商,就合同內容達成補充約定,使合同具體、明確,與原合同一起構成完整的合同,當事人之間的補充約定原則源于《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其中規定:“合同生效后,當事人對合同的質量、價格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根據確定合同相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的原則,雙方同意,在履行合同不明確時發生爭議時,應首先適用雙方之間的補充協議原則。第二,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后一款“根據合同有關規定或者交易習慣確定”的原則執行。法律補充原則
如果雙方對相關合同的內容沒有明確約定,在雙方適用協商補充原則時,應適用法律補充原則,根據合同相關規定確定的原則和根據交易習慣確定的原則仍不確定。所謂法定補充原則,又稱合同補充規則,是指合同中缺少適用的主要條款或合同條款不明確,但不影響其效力的法律規定,以彌補當事人意思的缺失或不明確,使合同內容合理、明確、便于履行如上所述,本文詳細介紹了合同簽訂中的平等自愿原則。這是一個雙方都需要清楚理解的問題,以便有利于合同的簽署和履行。當有協議不明確的合同時,我們也需要理解它。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咨詢魯巴的專業律師。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房屋強制拆遷協議
2021-03-22涉外婚姻案例實務分析
2021-02-06投資者如何參與科創板
2020-11-20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