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這顯然給了員工辭職的權利。該權利是絕對的,員工無任何實質性條件單方面終止勞動合同,只需履行提前通知義務(即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勞動者可以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只要提前30天通知雇主,也可以在合同到期前辭職。一般來說,沒有必要賠償。但是,在下列情況下,雇主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如果雇主為雇員提供特殊培訓費用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則可以與雇員簽訂協議,約定服務期限。勞動者違反服務期限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金額不得超過發包人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未完成部分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如果雇主和工人就服務期達成一致,根據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這不會影響工人在服務期內的勞動報酬的增加
雇員辭職需要補償公司在某些情況下的損失
一方面,《勞動法》一方面賦予雇員辭職的絕對權利,另一方面也賦予雇主要求賠償損失的一定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終止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事項,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在勞動者自愿離職后,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建議終止與企業的勞動合同,部分員工在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天后自愿離職,無視用人單位的補償要求。用人單位不為員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移交手續,員工離開公司后,人事關系和檔案將長期保留在原用人單位;因此,新工作單位的員工不能申請勞動保險,不能出國辦理政治考試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繼續學習,失去申請國家公務員的機會。因此員工因解除勞動合同而與用人單位就損失賠償發生爭議的,應當在60日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勞動爭議仲裁處理意見簽訂合同后的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工人也有資格離職,但他們必須辦理辭職手續,不能隨意離職。簽訂合同后,員工離職后處理更為合適。最好向更多律師詢問具體信息。互聯網上有很多專業人士可以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道路交通傷殘等級鑒定四級標準
2021-03-17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合同不到期辭退員工賠償幾個月
2020-12-30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