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后企業的義務
一、出具離職證明
員工在離開原單位到新單位工作時,需要提交與原單位的離職證明,以證明自己與原單位完全解除了勞動合同,不存在同時有兩個勞動關系并存的情況。因而原單位在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時,應當出具員工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
二、轉移檔案和社保、戶口等關系
有些單位設置了集體戶口,員工在加入公司時會將戶口遷入單位的集體戶口中,離職后單位自然應該協助員工轉出戶口。大部分民企都沒有設立集體戶口和檔案管理,需要員工自己到人社局辦理檔案掛靠或者寄回戶口所在地。如果有檔案和戶口在公司的,單位應當在十五日內為員工辦理轉移手續。
社保是國家強制要求公司為員工辦理的,在離職后,單位需協助員工將社保轉移到新公司。
三、結清工資和支付經濟補償金
一般情況下,員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單位在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后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單位需要結清員工工資,不能以任何理由克扣和延遲發放離職員工的工資。如果因為員工離職造成公司損失的,可以要求員工賠償。
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主動表示不續簽原合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四、支付競業禁止協議約定的補償金
對于部分崗位,尤其是技術性崗位和高層管理人員崗位上的員工,在離職時單位會要求與其簽訂競業禁止協議,來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但需要注意,競業禁止需要支付離職員工一定的金額,作為限制其找工作的補償。因而在員工離職后,也應當支付競業禁止補償金。
法條鏈接: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申請人如何申報工傷
2020-11-29涉外婚煙須具備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26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為避車造成側翻致路人受傷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10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