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刑交叉案中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民刑交叉案件中合同效力的認定問題一直是民商事審判中的難點,對此,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但一般認為刑事案件不影響民事合同的處理。“一方以欺詐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依照合同法第54條規定請求撤銷,在不申請撤銷的情況下,該合同仍然處于有效狀態。主合同有效,保證合同亦有效,保證人應按約承擔連帶責任。
從合同法角度考量,涉案合同不存在無效情形。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涉案合同不屬于這種情形。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涉案合同不屬于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合同法》除了將損害國家利益的欺詐行為作為合同無效的原因外,將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訂立的損害相對方利益的合同規定為可撤銷的合同。因此,確定合同無效抑或可撤銷的關鍵在于對“國家利益”的理解、把握。王利明教授認為損害國家利益,主要是指損害國家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等,而不應當包括國有企業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一般是指合同的內容形式合法,從合同表面看,合同設立的目的是合法的,但合同形式合法的背后還有著非法的目的,合同履行的實際目的具有違法性。因此,“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必定是合同雙方存在共同規避法律的故意。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指合同內容以及合同內容所體現的法律關系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不應當是簽訂合同的手段、方式,更不是僅合同一方的手段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情形。訂立合同的手段行為違法所侵犯的是合同相對方的意思表示自由、真實,但并不因此就可以徹底否定合同的效力,而應對合同相對方被侵犯的意思自由予以救濟,即賦予其是否撤銷合同的選擇權。
綜上,借款人的行為構成騙取貸款罪后,其訂立的合同并不必然無效。該合同屬于“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請求撤銷的權利。此時,合同的走向取決于受損害的一方當事人,如果受損害方并未主張撤銷或變更,則合同仍處于有效狀態。主合同有效,擔保合同亦有效。借款人應按約承擔償還借款本息的責任,保證人應按約承擔連帶責任。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民刑交叉案中合同效力怎么認定”的回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期待利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1-02-08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暑期工7天試用期無工資合法嗎
2021-02-06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