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認定一
行為人在簽訂合同時有無履約能力。
行為人的履約能力可分為完全履約能力、部分履約能力和無履約能力三種情形,應分別不同情況加以認定:(1)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2)有完全履約能力,但行為人只履行一部分,如果其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毀約或避免自身損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觀原因造成,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誘使相對人繼續履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3)有部分履約能力,但行為人自始至終無任何履約行為,而以欺騙手段讓對方當事人單方履行合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4)有部分履約能力,同時亦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即使最后合同未能完全履行或完全未履行,一般應認定為民事欺詐行為;但是,如果行為人的履約行為本意不在承擔合同義務而在于誘使相對人繼續履行合同,從而占有對方財物,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5)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之后仍無此種能力,而依然蒙蔽對方,占有對方財物的,應認定為合同詐騙罪;
(6)簽訂合同時無履約能力,但事后經過各種努力,具備了履約能力,并且有積極的履約行為,則無論合同最后是否得以完全履行,均只構成民事欺詐。
合同詐騙認定二
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有無詐騙行為。
詐騙行為絕大多數是作為,而不可能是單純的不作為。其主要表現為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從司法實踐中看行為人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沒有欺詐行為,即使合同未能履行,也不能定合同詐騙罪。沒有詐騙行為,不能定合同詐騙罪,但是有詐騙行為也不一定構成合同詐騙罪。要正確認定合同詐騙罪還須結合其他客觀因素作具體分析。一般說來,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行為人在事實上虛構了某些成分,但是并未影響合同的履行,或者雖然合同未能完全履行,但是本人愿意承擔違約責任,足以說明行為人無非法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故不能以合同詐騙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超過24月未安置怎么補償
2021-02-09法律對三維商標、立體圖標如何規定
2021-01-01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購買集資房要什么條件
2020-12-05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