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恰當的解決糾紛的方式
當借款合同發生糾紛時,當事人雙方首先應及時協商解決。因為協商解決有利于維護雙方的感情,有利于以后繼續合作,而且協商解決簡便、迅速、耗費少、便于執行,因而是一種常用方法。
如果當事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管理機構申請調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利用訴訟方式解決糾紛時,法院一定要及時、正確地審理案件,解決糾紛,不要久拖不決,以減少雙方當事人的經濟損失,維護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的利益。
2.注意解決借款合同糾紛的期限
借款合同規定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應在一定時期內履行,當借款合同出現糾紛時,也應該及時解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解決借款合同的糾紛有一定期限限制。其期限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即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兩年不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其權利。因此,合同當事人,特別是貸款人在借款合同發生糾紛后,要及時解決,不要超過時效限制,使自己喪失勝訴權,從而遭受經濟損失。
3.聘請法律顧問,幫助自己解決糾紛
借款合同發生糾紛后,合同當事人可聘請律師參與糾紛解決,給自己出謀劃策。因為律師是國家的法律工作者,精通法律,聘請其作自己的法律顧問,能較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在擔保借款合同中,要注意,如果擔保主體發生合并、分立等事項,應由變更以后的當事人承擔或分別承擔履行借款合同的義務和享受應有的權利。
如果擔保主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則按照其擔保貸款的數額來確定承擔責任的比例,而不應該互相推托,不負責任。
5.借款合同發生糾紛后,一定要通過合法的途徑解決,而不要以不合法的手段去處理。
如貸款人不經調查擅自扣除他人貸款,借款人遲延還款或拒不還款,這樣做,只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差別是什么
2021-02-01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公司章程與公司法規定不一致時應依哪個為準
2020-11-23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土地出讓可附條件嗎
2021-02-06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邯鄲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4農村拆遷戶口不在農村怎么補償
2020-11-08在拆遷補償安置階段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