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履行抗辯權與合同解除權的區別
1、先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僅阻卻合同履行效力的發生,并不產生消滅合同的法律效果。當產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原因消失后,當事人應當履行合同。合同解除,則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在符合法定條件時,當事人一方可以徑直通知對方解除合同,當事人雙方也可以以合意的方式解除合同。先履行抗辯權純粹是單方行為,這種權利的行使,在符合法定條件時,依一方的意思已足,不必借助對方的行為和意思表示。
2、先履行抗辯權的產生原因,是一方當事人先期違約,合同法定解除權的產生原因,是一方先期違約或發生不可抗力以至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沒有法定理由,當事人也可協商解除合同。先履行抗辯權屬于負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合同解除權如因違約發生,屬被違約人(被違約人一般屬后履行義務人),如因不可抗力發生,則屬直接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當事人。就違約而言,因違約導致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則被違約人只能采用解除合同的救濟方法,一方當事人違約,但合同履行尚有必要和可能,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義務,等待對方的履行。
3、在兩種權利可以選擇行使的場合,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可以節約合同成本,保證當事人的履行利益。如依照經濟合同法第26條的規定,一方屆期未履行合同時,另一方有權通知對方解除合同。事實上,對所有屆期未履行的合同,不能都適用解除的方法,因為解除合同未必符合被違約人的最大利益,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往往能使被違約人履約,最終實現合同目的。先履行抗辯權與合同解除權也可分兩步行使,當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后,對方仍未履行,可再行使合同解除權,并要求違約方承擔財產責任。
二、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先履抗辯權合同解除權的區別,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先履抗辯權合同解除權之間的不同,雖然兩者都適用于違約的情況,但在性質、產生原因、時間場合等上都略有不同。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租房期間電器壞了誰來修
2021-02-26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老人贈與房屋證明怎么寫
2021-02-20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學生體育課后猝死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2-14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