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職員工追討加班費有時效期嗎
加班費的追討有時間限制,因加班費引發的勞動糾紛可以申請勞動部門仲裁,仲裁是有時間限制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這一條例包含三層意思:
首先如果是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加班工資的,則勞動者可以隨時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班工資,不受時效的限制;
其次,如果是勞動關系已經結束之后,那么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部門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班工資,則必須在一年內提出;
最后,在勞動關系結束后的一年內,如果勞動者主張權利、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用人單位同意支付的,則仲裁時效重新計算。
二、加班費計算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1、《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2、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職員工追討加班費有時效期,一般的仲裁時效是一年,自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之日起開始計算,如果超過仲裁時效再主張權利的,仲裁機構可能不予支持。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先訴抗辯權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0-11-25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務派遣合同實習期多長時間
2021-01-06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拆遷過程中瀆職犯罪損失如何認定
2021-03-02國際港務區拆遷后居民戶口能安置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