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的行為。
1、合同的約定解除是指合同當事人認為解除合同比繼續履行合同更有利于自身利益,根據合同自由的原則,經協商一致而解除合同。對此,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當發生了法律規定的情形時,當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終止合同的權利義務。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主要包括:因合同內容違法由國家有權機關決定撤消而導致合同解除;承租人利用租用房屋進行違法活動出租人要求解除合同的;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對租賃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不定期租賃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不愿繼續租賃該房屋可自然導致合同的解除;對破產企業未履行的房屋租賃合同,清算組可以決定是否解除等。
因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違約而導致租賃合同的解除。如承租人擅自搬離租賃房屋,停止履行合同,使租賃關系無存續必要而導致的房屋租賃合的解除。依法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是受法律保護的,雙方當事人應認真履行。但由于承租人可能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想履行租賃協議,有可能在與出租人未協商或協商未果的情況下,擅自搬離承租房屋,停止履行合同義務。這種情況屬于承租人違約,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上看,并不應當受到法律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十級傷殘一共要賠多少錢
2021-01-17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合同寫上作廢算不算作廢
2021-03-20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特殊侵權
2020-11-28公司法股東會決議效力如何規定
2021-01-28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競業限制對配偶有限制嗎
2021-02-21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租的房屋拆遷了,房屋裝修補償應該給誰
2020-12-27房屋拆遷產權調換有哪些法律要求
2021-01-30代管房屋的拆遷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