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一方行使解除權,主張解除合同,只要通知對方即可,也就是說,解除權的行使,只要向對方當事人傳達了自己的意思表示就可以發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不需要以其他方式輔助。對通知的形式,《合同法》未作特殊要求,因此它可以包括國際上慣用的聲明、要求、請求,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任何適當的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意圖,如傳真、電報、電子郵件、信函等,不管采取哪種方式,只要通知送達對方即可,對方接到通知后,合同即發生解除的效力,而無需被通知人同意。如果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定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應當依照特別程序辦理批準、登記手續后,才能產生合同解除的效力,這是與合同生效要件相對應的。某一合同的解除條件與程序應當與該合同的成立條件和程序保持一致。
二、合同解除權的消滅
如前文所述,解除權由解除權人單方面行使,只要通知對方,就可以導致合同關系的消滅,因此它的存在與權利相對人的利益關系甚大。如果有權解除合同的一方,長期享有解除權,而不行使,會使當事人雙方因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長期處于不確定狀態,從而損害交易秩序,也損害權利相對人的利益。這就需要對該權利加以控制或限制。我國合同法規定了合同解除權的消滅制度。根據《合同法》第95條的規定,合同解除權的消滅有兩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期限屆滿消滅。無論是法定期限還是約定期限,在性質上都屬于除斥期間,解除權于預定存續期間屆滿當然消滅。當事人行使約定解除權的期限,應明確地寫入合同的解除權條款中。
為充分保證合同自由原則的運用,在有法律規定的解除期限時,當事人之間可以通過約定解除權行使的期限來改變法定解除期限。第二種情形是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而消滅。這是針對解除權的行使期限法律沒有規定,當事人也沒有約定而言的。解除合同的情況已經存在,解除權人沒有行使該權利,權利的行使期限又不確定,這就會給權利相對人帶來不利,這樣權利相對人就要催告權利人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以消滅雙方因合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維護自己的利益。但經催告后多長期限內權利人必須行使,否則解除權消滅,《合同法》未作具體規定,只規定為“合理期限”。對此,實踐中應根據合同性質、交易目的和交易習慣來確定這個合理期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同地區的公司注冊資金要求有哪些區別
2021-02-20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事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1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