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解除權能否約定排除
從合同法的九十四條規定的內容看,這一規定顯然是法律對非違約方的一種救濟,使他在對方違約的情況下或其他客觀因素而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下,通過單方面的行使解除權,能盡快地從合同法律關系中退出,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應該說,這時法律賦予合同當事人的一種法定權利,是不能被排除的!
根據《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能使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使合同失去意義。如供貨方甲公司(生產性企業)因天災造成生產線全部毀損,合同不能履行。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主要債務。履行期尚未屆滿,債務人明示或默示毀約,這種行為被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聲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債務人以行為表明其到期將不履行合同,比如債務人將惟一的標的物出賣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標的物的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這就是默示毀約。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內仍未履行。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仍未履行債務。經催告后,債務人在合理的時間內仍未履行,此時債權人獲得單方解除權,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請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履行準備時間。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遲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已經構成了根本違約,此時無須經催告程序,被違約人在違約人履行期限屆滿末履行合同時,即可通知對方解除合同。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是兜底性規定,不僅指《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還包括其他法律的規定。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合同解除權”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婚姻應在什么期限內提出
2021-02-14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