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fā)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zhàn)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后仍未履的。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過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比如季節(jié)性、時效性強的標的物遲延交貨,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
(五)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3.喪失商業(yè)信譽;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終止履行。終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終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六)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例如,1.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fā)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3條規(guī)定)。2.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貨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24條規(guī)定)。
當事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合同違約金上限
2020-12-31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解除抵押需要擔保公司出面嗎
2021-02-23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guī)定
2020-12-09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fā)這違法嗎
2020-12-09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私人企業(yè)疫情期間要發(fā)工資嗎
2021-01-03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勞動監(jiān)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1-26《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