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在合同當事人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或者根據法定解除條件解除合同時,解除與否仍然是當事人的權利,行使解除權必須通知對方。這種通知自達到對方當事人時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但當事人通知義務履行不當同樣會產生法律風險。
采用書面通知方式是一種有效的證據固定手段,若企業通過口頭通知解除合同,則可能出現對方不予理會,繼續要求履地合同,同時企業沒有及時行使解除權,對方為履行合同的支出則可能要求企業賠償。這種法律風險仍然屬于法律監管的法律風險。為避免法律風險,應當采用書面形式通知,對方能夠簽收的盡量取得對方的簽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能否撤訴
2020-11-12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條款(2007年版)
2021-02-05拆遷時土地出讓與劃撥有區別嗎
2021-01-24按份共有的拆遷怎么賠償
2020-11-24沒有建房手續一定是違建嗎收到期限拆遷通知書后該做哪些事
2021-02-16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什么要求
2020-12-04泰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3拆遷安置房一般多久可以拿房產證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