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司機柳某所有的一輛東風牌貨運車,自2003年8月12日,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某分公司投保了第三者責任綜合險,保險期限為1年。在2004年4月21日柳某出車時發生交通事故,一輛小橋車的前機蓋被該車掛車的尖角刮蹭。但柳某一直未察覺交通事故的發生,并隨即將車開走。2004年5月2日,柳某收到交警大隊的通知,讓他來處理交通事故。隨后交警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柳某負次要責任。柳某和對方車主在交警大隊的調解下,同意支付車輛損失的賠償費5600元。2004年5月20日,柳某突然想起自己已經投保了三者險,遂要求保險公司給予賠償。保險公司以事情已經發生1個月,被保險人沒有及時報案,已超過索賠時效為由,作拒賠處理。被保險人不服,遂訴于某市人民法院。
法院認為:原告沒有及時履行告知義務,其行為雖然違反保險合同的條款規定,但是他根據交警部門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和調解結論索賠并沒有違反保險法和保險合同的有關規定,而且保險法上對被保險人的索賠時限并沒有作出規定,雙方雖然在合同中有所約定,但是違反該項約定并不構成拒賠理由,為此給保險公司造成的工作上的不便,可通過減少賠償額處理,不宜完全拒賠,判決保險公司因被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扣除應賠款項的30%。
【案例分析】
柳某雖然違反了及時通知義務,但是這是否能夠構成拒賠理由呢我國《保險法》中并沒有將發生交通事故后需及時通知保險人作為被保險人的一項法定義務,僅是在第23條規定:“保險交通事故發生后,依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交通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而本案柳某并未因沒有及時報案而喪失這些證明和資料,而是有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和《調解協議》,完全可以作為申請理賠的根據。而且保險合同中也沒有將未及時報案作為拒賠的根據,柳某未及時報案的行為也沒有造成損失無法確定或擴大,所以保險公司完全拒絕賠償顯然不當。《合同法》對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規定了多種救濟手段,如支付違約金,扣留定金,實際履行,直至合同解除。而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的違約行為,一概拒賠如同所有的違約都按解除合同處理,是十分不恰當的。
【律師提示】
保險公司應根據被保險人的違約情況作不同處理,不應一律拒賠。
【法律依據】
《保險法》第23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車子被砸保險公司可以不理賠嗎
2020-12-2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農村征地,農民沒有簽字便強征,合法嗎
2020-11-23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1-03-01房屋拆遷補償費應該歸誰所有,拆遷補償費有哪些
2020-11-10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農村征地補償標準
2020-12-12開發商代征地必須有哪些手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