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標價是要約嗎
關于超市之陳*標價物到底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爭議頗大。以前我一直認為是要約,這是根據中國大陸法律關于要約的定義得出的。我國《合同法》第十四條的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我們稍作分析就會發現超市陳*標價物之行為的確符合該法條的這兩點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首先,超市所列標價物下方都放置有價簽,此物欲售幾元幾角寫得明明白白,所以標的之價款確定;其次,標的本身即放置于貨架上之顧客欲購之貨物自然也是明白確定的,其性能、質量、規格、型號盡皆一目了然。所以要約的第一個要件符合。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超市既然將此物明價標出,并置于貨架,其欲以此價出售此物之意思也不言而喻,若顧客以此價購買此物,則超市當然不得拒絕,即一經顧客承諾,超市即受該意思表示之拘束。所以,要約的第二個要件亦符合。
既然超市陳*標價物之行為符合我國《合同法》所定要約之所有要件,則該行為在我國自該屬于要約。
此外,將超市陳*標價物之行為定為要約,還會產生另一個法律推理的困境。如果超市之此行為為要約,則顧客取貨置于購物籃之行為為承諾,合同成立。如果該顧客轉了一會,看到其他同類貨物更合自己的要求,那么其將籃中之物取出,放回貨架之行為則屬于對已成立合同之撤銷,必須經過合同另一方即超市的同意。這顯然與事實不符,在實際生活中,只要顧客在付款前將貨物放回貨架,都視為未購買該物。如果要將該情況勉強在法理上說通,只能認為超市與顧客間關于合同之成立附有條件,該條件即付款。但付款一般應理解為對于生效合同之履行,將其視為合同成立或生效之所附條件頗為不當。
綜上所述,超市標價是要約,而非要約邀請。因為超市標價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要約的所有要求,自然是屬于要約。如果說你搞不懂這個問題,那么就要好好看看了。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到您。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解除強制醫療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2021-01-02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2020年最新的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4二手房買賣簽約前必須注意的有關事項
2021-02-14斥資千億 廣州舊城改造啟動
2021-03-07租的土地建大棚,拆遷租戶獲得哪些補償
2020-12-032020最新四川征地補償是多少錢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