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鋼股份“走過場”,成商集團遇“尷尬”
南鋼聯合于6月12日對南鋼股份(600282)的240萬社會法人股和14400萬流通股,分別按3.81元/股和5.86元/股的價格發出了收購要約。7月12日,要約收購期滿,根據預受要約結果,南鋼股份股東無人接受南鋼聯合發出的收購要約。這樣,我國證券市場上第一例要約收購——南鋼股份要約收購案,以沒有投資者接受要約,因而也就沒有投資者改變接受要約意愿的“零預受”、“零撤回”情形收尾。
四川迪康產業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成商集團股份的要約期間為2003年8月4日至2003年9月2日,要約價格確定為:社會法人股每股2.31元,流通股每股7.04元;要約股份比例社會法人股占9.47%,流通股占25.15%。從股權比例上看,由于成商集團非流通股比例為74.85%,因此,收購要約期限屆滿,如果預受要約流通股比例超過0.15%,則成商集團將因股份分布不符合法律規定,上市資格要受到影響,而這決非收購方的本意。收購人承諾:在要約收購期限屆滿6個月后的1個月內,在符合有關法律和規則的前提下,將通過市場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或其他合法方式出售全部超比例(指超過成商集團已發行股份的0.15%)持有的流通股份,使成商集團的股份分布重新符合上市條件。
強制要約收購的法源及國際比較
“強制要約收購”制度始于本世紀60年代的英國。其立法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當股份公司由于股份轉讓導致控制權的轉換時,可能會導致該公司的經營者和經營策略的改變,這對小股東是不利的。因此,應給予他們退出的機會;二是大股東所持有的股份具有對公司的控制價值(當一定數量的股份達到了對公司的控制時,這些處于控制地位的股份就具有一般的股份所不具有的價值,即控制價值),并不應只屬于持有該股份的大股東,而是屬于公司的全體股東,因此收購者為獲得公司的控制權而付出的溢價應歸公司的全體股東平均享有。
我國關于“強制要約收購”的制度
《證券法》第86條規定,要約收購期限屆滿,收購人持股比例超過75%時,被收購公司股票應當終止上市交易,但該規定未明確終止上市交易的程序。
2002年9月28日,“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了12條豁免條件。
2003年5月20日,《關于要約收購涉及的被收購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條件有關問題的通知》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對要約收購完成后,收購人持股比例超過75%所涉及的被收購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有關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但是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成商集團的處境便是一個例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員工應該如何應對單位的調崗行為有哪些
2021-03-24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