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的效力是合同訂立的前提嗎
是的。
一、合同的訂立,是指締約人為意思表示并達成合意的狀態。
訂立合同的行為是一種法律行為,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也是當事人履行義務、享有權利、解決糾紛及請求法律保護的依據。合同訂立時,要注意如下法律要件。
1.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訂立合同的當事人須有合同行為能力和相應的締約行為能力。《合同法》第9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訂立合同”。這一規定,正是對訂立合同的主體資格作出的限定。
例如,簽訂貨物進出口合同必須要求當事人具備經批準或合法登記過的進出口經營權。對經營性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經濟組織,其締約能力應當與核準的經營范圍相一致,其他當事人的能力也應當與法人登記或其設立宗旨相一致。
2.合同訂立的方式《合同法》第13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和承諾是合同訂立基本程序,只要一方當事人的要約被另一方當事人承諾,合同才能成立。
(1)要約,又稱發盤,是指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一方當事人向他人做出的、希望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做出要約的人,稱為要約人;要約的相對人,稱為受要約人。當事人就締結合同交換意思表示的過程,《合同法》中稱其為要約與承諾。
(2)承諾,又稱還盤,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做出承諾的人,為承諾人,即受要約人。承諾的相對人為受承諾人,即要約人。
承諾是一種意思表示,承諾的形式可分為明示和默示兩種。明示的承諾,含口頭承諾和書面承諾;默示的承諾,指推定行為。承諾沒有發出承諾通知,但按照要約的要求履行了一定行為,該履行行為表明行為人有承諾的意思,即推定為承諾人已承諾,合同成立。
承諾于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明示的承諾于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默示的承諾于推定行為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的生效導致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承諾歸于消滅。
二、合同的成立,指合同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達成一致,標志著合同產生和存在。
1.合同成立的要件,合同成立始于承諾生效,它是當事人對合同標的、數量等內容協商一致的結果。所以,合同成立必須有以下兩個要件:須有兩方以上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對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等內容經協商一致,達成合意。
合同不具備成立的要件,即不成立。合同的不成立,有以下幾種情形:一人自行訂立合同;當事人之間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未形成要約、承諾的合致;合同的客體不確定;要物合同未履行物的給付;須經批準、登記方能成立的合同未履行批準、登記手續;法律規定或者是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訂立書面合同且未履行的。
2.違約責任。即指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時,應承擔的責任。違約責任是促使當事人履行債務,使守約方免受或減少損失的法律措施。
3.解決爭議的方法。即指有關解決爭議的程序、法律適用、檢驗或鑒定機構的選擇等。如仲裁條款、涉外合同中的法律適用條款等,是解決爭議的方法條款。
總之,合同,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合同的訂立與效力,是合同行為的主要程序,也是《合同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1.合同成立的地點《合同法》第34條規定,合同成立的地點,是指承諾生效的地點。假如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2.合同成立的時間要式合同的成立的時間,為完成特定手續的時間;不要式合同的成立時間,為承諾生效時間;電子合同的成立時間,要約人指定特定的電子系統接受數據電文的,以承諾的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的時間為合同成立時間,要約人未指定特定系統的,承諾的數據電文進入要約人任何系統的首次時間為合同成立時間。
三、合同的效力,是指合同的法律效力,它并不是來自當事人的約定,而是由法律所賦予的。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合同有效與無效問題。
1.有效合同有效合同必須具備三個要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得違反法律、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
按《合同法》第52條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合同無效: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可撤銷合同《合同法》還對可撤銷合同和合同效力待定問題作了具體規定。可撤銷合同是產生于: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合同撤銷權的行使是有一定期限的,一般是當事人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的一年之內。
合同成立是解決合同是否存在的問題,而合同生效是解決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問題。兩者往往同時發生,關系密切,互為一體,即: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合同的法律效力又是合同履行的基礎。
四、合同的內容,主要是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除少數由法律直接規定外,絕大多數合同內容由當事人根據意思自治原則自行協商確定,只要當事人的約定不違背國家法律的禁止性規定。
為了示范較為完備的合同條款,《合同法》第12條規定了如下條款,提示締約人。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這一約定的目的在于明確合同當事人,使其名稱或者姓名及住所加以特定化、固定化。
2.標的。即指合同當事人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可以是財物、勞務、工作成果、知識產權。
3.數量。即指用計量單位和數字來衡量標的的尺度,它決定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大小。我國《計量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對數量計量標準作了相應規定。
4.質量。即合同標的的具體特征,是標的內在素質和外觀形態的綜合。
5.價款或者報酬。價款,是指取得標的物所應支付的代價;酬-金,是獲得服務所應支付的代價。
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即指當事人全面完成自己的合同義務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從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和合同的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合同成立始于承諾生效,它是當事人對合同標的、數量等內容協商一致的結果。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手協議如何寫
2020-12-10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天降冰雹致車輛受損,如何理賠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