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承諾的效力如何
承諾本應在承諾期限內作出,超過有效的承諾期限,要約已經失效,對于失效的要約發出承諾,不能發生承諾的效力,應視為新要約。如德國民法典第150條、日本民法典第523條、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60條均規定,遲到的承諾,視為新要約。
如果要約人欲使該承諾生效,則應當立即通知受要約人。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326條第3款規定:“即使承諾遲延,要約人亦可以保留遲延承諾的效力,但是,以立即向另一方發出通知為限。”這樣規定的結果與德國、日本以及臺灣地區的規定是一樣的。遲延的承諾視為新要約,立即發出通知等于是對此新要約的承諾。
遲到的承諾視為新要約,英美法也有同樣的原則。但是,英美法的要約通常是虛盤,其有效期常常采用合理期限進行推定。如果承諾明顯地遲發了,明顯地超過了合理期限,當然不能生效。但是,有許多承諾難于判斷是否在合理期間發出的。
如果受要約人有根據認為其承諾是在合理期間內發出的,根據誠實信用原則,要約人應當接受這個承諾。如果根據他的理由斷定這個承諾已經逾期,不愿承認這個承諾,他就必須把這個意思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否則承諾有效、合同成立。
本條的規定參考了公約與通則。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該承諾有效。另外,本條的“承諾期限”不但指要約人在要約中規定的承諾期限,也指要約人未規定承諾期限,而根據實際需要推斷的合理的承諾期限。
承諾的效力是怎樣的
即承諾所產生的法律效果。簡言之,承諾的效力表現為: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具體而言,在諾成合同,承諾生效合同即告成立;在實踐合同,若交付標的物先于承諾生效,承諾同樣使合同成立,若交付標的物后于承諾生效,則合同自交付標的物時成立。因此,承諾生效的時間在合同法上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承諾的生效時間,兩大法系有著不同的立法例。大陸法系采到達主義或送達主義,即主張承諾的意思表示于到達要約人支配的范圍內時生效。如德國民法典第130條規定,在相對人以非對話方式向其(要約人)為意思表示時,意思表示于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發生效力。《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也采納了這一主張。英美法系采發送主義或送信主義,即主張如果承諾的意思表示是以郵件、電報方式作出,則承諾于投入郵筒或交付電信局時生效,除非要約人與承諾人另有約定。
我國《合同法》采到達主義。《合同法 》第26條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采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16條第2款的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逾期承諾的效力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承諾本應在承諾期限內作出,超過有效的承諾期限,要約已經失效,對于失效的要約發出承諾,不能發生承諾的效力。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保險不能理賠可以起訴保險公司嗎
2020-11-11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