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是否為乘人之危
(一)乘人之危的概念
所謂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為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作出違背其真實意志的意思表示,例如,出租車司機借搶救危重病人急需租車之機,提高10倍的車價,這種即屬于乘人之危的行為。
(二)乘人之危的合同具有如下特征:
1、一方乘對方危難或急迫之際逼迫對方。
所謂危難,除了經濟上的窘迫外,也包括生命、健康、名譽等的危難。不過,危難并非因行為人的不法行為造成的,而是由于受害人自己的主觀原因造成的。所謂急迫,是指因情況比較緊急,迫切需要對方提供某種財物、勞務、金錢等。急迫主要包括經濟上、生活上各種緊迫的需要,而不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的急迫需要。由于乘人之危是一方乘他方危難或急迫而要求對方訂立的合同,因此不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乘人之危的故意。如果行為人在訂立合同時,并不知道對方處于危難或急迫狀態,即使提出苛刻條件并為對方所接受,也不能認為是乘人之危。
2、受害人出于危難或急迫而訂立了合同。
也就是說,不法行為人乘人之危要求受害人訂立合同,受害人明知對方在利用自己的危難或急迫而獲得利益,但陷于危難或出于急迫需要而訂立了合同。例如,因經濟窘迫而借高利貸;迫于停電的威脅而與供電單位訂立不公平的買賣合同等。正由于受害人是在危難或急迫狀態下而與對方訂立了合同,因此,這類合同從根本上也違背了受害人的真實意志。
3、不法行為人所取得的利益超出了法律允許的限度。
乘人之危的行為,往往使受害人被迫接受對自己十分不利的條件,訂立了某種使自己受到損害的合同。而不法行為人則取得了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取得的重大利益,并明顯違背了公平原則,超出了法律所允許的限度。乘人之危的合同大多形成雙方利益極不均衡的結果,因此,乘人之危的合同也是顯失公平的。但乘人之危也不完全等同于顯失公平。
如何認定乘人之危
(一)?一方處于急迫需要或緊急危難之境。
(二)?對方明知其處于急迫需要或緊急危難之境,而迫使其作出違背真實意思的表示。
(三)?一方實際作出了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四)?一方因為接受對方乘人之危的行為而蒙受了重大不利。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我們趁人之危觸犯的法律,那么是需要進行處罰的,這種情況可能需要承擔的責任會根據自己具體所觸犯的法律進行判刑,并且很可能會從重處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當事人自行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核保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