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合同是保管人有償地或無償地為寄存人保管物品,并在約定期限內或應寄存人的請求,返還保管物品的合同。
法律咨詢:無償保管合同是單務合同還是雙務合同?
律師解答:是單務合同。單務合同指僅由當事人一方負擔義務,而他方只享有權利的合同。如贈與、無息借貸、無償保管等合同為典型的單務合同。無償委托、無償保管、附義務之贈與、使用借貸、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等都是單務合同。
相關法律知識:
保管合同始自于羅馬法。羅馬法把寄托分為通常寄托與變例寄托。通常寄托是指受寄人應于合同期滿后將受托保管的原物返還寄托人,而變例寄托是指受寄人得返還同種類、品質、數量之物,包括金錢寄托、訟爭物寄托及危難寄托。前蘇聯民法不稱寄托而稱保管,其第422條規定:“依照保管合同,一方應當保管另一方交給他的財產,并完好地返還該財產。”
保管合同的標的物,即保管物是否限于動產,各國立法有兩種趨勢:第一,以德國、意大利為代表的,在民法典中明確規定寄托物以動產為限。如意大利民法典第1760條對寄托下的定義為:“寄托是一方接受他方的某個動產,負責保管并返還的契約。”第二種是以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為代表的,在其民法典中對寄托下的定義中,不明確寄托物為動產或為不動產。如日本民法典第657條規定:“寄托,因當事人一方約定為相對人保管而受取某物,而發生效力。”郭*瑞、王-軼所著《合同法新論·分則》中認為,“日本民法一般寄托中的標的物即包括動產也包括不動產,這是日本法的一個特點。”又例如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589條規定:“稱寄托者,謂當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他方允為保管之契約。”臺灣劉發鋆著《民法債編分則實用》中對寄托標的物所作的解釋是,“寄托標的物以物為限,無論為動產或不動產,為代替物或不代替物,均無不可。”可見我國臺灣地區“民法”與日本民法對此規定是一脈相成的。
我國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五條對保管合同下的定義中,也沒有規定保管物以動產為限。現實中保管不動產的例子是很多的,房屋、果園、池塘等都可以成為保管的對象。因此,法律有必要調整因委托他人保管不動產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民事案件
2020-12-24試用期和實習期是一樣的嗎
2020-12-12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30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農村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4發生房產糾紛應該怎么做
2021-03-19拆遷委托合同范本
2021-03-21城中村拆遷改造基本政策
2021-03-18拆遷款分配協議怎么寫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