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陳某攜9歲女兒李某某改嫁朱某,同時陳某欲將女兒李某某更名為朱某某,但因戶籍部門不同意而未能更名。但日常生活中,其女卻使用新名朱某某。1998年3月陳某為自己投保人壽保險,在受益人一欄中她將女兒姓名填寫為不具法律效力的朱某某。
2000年1月,陳某意外身故,保險公司應給付保險金8萬元,可在給付時遇到了問題:朱某某的繼父朱某以受益人的身份要求代領保險金,卻又無法提供確認受益人身份的有效證明;被保險人的父親李某則認為保單上記載的受益人姓名不具法律效力,應視為未記載受益人,保險金應作為遺產處理。
案例分析:
保險公司認為,受益人姓名記載上雖存在問題,但其他記載事項可明顯看出朱某某是保單的真實受益人。在法律未直接規定此種記載無效的情況下,從保護受益人利益角度看,不能簡單推定無受益人,保險金仍應歸被保險人女兒所有,又因其與繼父形成撫養關系,朱某為監護人,保險金應由朱某代領。可在具體給付程序上,公司內部存在三種不同意見:一、直接給付。雖然受益人未能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但其確定為實際受益人,同時不存在其他受益人的可能性。因此保險公司直接給付保險金不存在風險;
二、依據受益人身份公證書進行給付。朱某某雖確是該保單受益人,但其必須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能證明朱某某與李某某確是一人的證明,而公證機關出具的身份公證書就能證明公證對象的真實性、合法性,可直接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
三、由法院裁定給付方式。如在美國,保險公司遇以不能確定保險金合適受益人時,就由法院來裁定。具體到本案,有兩種做法:(一)由保險公司向法院提起確權之訴,請求確認朱某某具有受益權;(二)由朱某向法院提起給付之訴,請求向其繼女給付保險金。筆者認為,第二種意見較為合理。第一種意見雖不存在誤付的可能,但被保險人的父親會存有異議,不宜采用,因此應嚴格按法定程序辦理。第三種意見,如果由保險公司提起確權之訴,就會讓保險公司承擔了本應由受益人履行的證明義務,顯然不合理;如果由朱某起訴保險公司,則可能使本因保戶原因導致不能給付的糾紛,被人們以為保險公司不守信用,不愿給付,從而影響保險公司聲譽。
案例結論:
按第二種意見給付,保險公司能嚴格執行理賠規章制度,減少糾紛,對受益人來說也簡便易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獨資公司是否要設立三會才可以
2021-01-22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員工不辭而別的話單位要怎么處理
2021-02-25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轉包的土地是否合法如何判定
2020-12-20房屋買賣未過戶拆遷款如何規定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