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勞動糾紛范圍
勞動爭議的范圍,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規定。根據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規定,勞動爭議的范圍是: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七)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糾紛;
(八)勞動者退休后,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而發生的糾紛;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人事爭議
人事爭議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的工作人員與所在單位因錄用聘用、聘用或聘任合同、職務任免、福利待遇、工資調整、獎勵處分、辭職辭退等人事管理事項所引發,人事管理行為侵害相對人(工作人員)權益所引起的爭議和糾紛。人事爭議主體的范圍較廣,只要是人事行政管理的相對人均屬于人事爭議的主體。同樣人事管理行為也非常寬泛,是能夠引起人事爭議,即能引起人事爭議的囊括全部人事管理事項與管理行為,包括具體行為與抽象行為。
人事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都是職工、用人單位將其發生的勞動(人事)爭議提交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其依法作出對雙方當事人都有約束力的裁決。它們的共同特征是:
(1)爭議雙方具有特定性。一方是職員,另一方是用人單位。勞動(人事)爭議必須是職工、用人單位因勞動(人事)權利義務發生的爭議。
(2)仲裁機構具有行政司法性。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分別設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事行政部門,依法處理勞動(人事)爭議,具有行政司法性質,屬于國家仲裁。
(3)仲裁具有訴前必經的階段性。仲裁是訴訟處理勞動(人事)爭議的前置程序。當事人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仲裁裁決具有強制性。勞動(人事)仲裁調解書、裁決書是依法制定的法律文書,對當事人雙方都有約束力,必須自動履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人事爭議仲裁與勞動爭議仲裁,都是職工、用人單位將其發生的勞動爭議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其依法作出對雙方當事人都有約束力的裁決。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法院拖著不處理怎么辦
2021-01-06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如何區別勞動工傷和人身損害呢
2021-03-21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