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阜寧法院判決左*成訴人保**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要旨】
“高保低賠”保險條款是保險人為了免除其部分賠償責任而設立的,屬于免責條款;如保險人未對投保人進行提示和明確說明的,該條款對投保人不產生法律效力。
【案情】
2012年4月13日,原告左*成為其所有的蘇JAL201號重型自卸貨車在被告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阜寧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公司)投保機動車車輛損失險,人保**公司按照新車購置價27萬元收取保費,案涉車輛初始登記時間為2008年11月。同年7月11日,案涉車輛因操作不當發(fā)生側翻受損,左*成支出施救費用4000元。江蘇省阜寧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于次日對該起事故出具事故證明。同年11月16日阜寧縣價格認證中心對該車輛損失進行評估,確定損失金額為135990元。人保**公司認為依照保險合同約定,保險車輛發(fā)生事故時,按核定修理費用計算賠償,但不得超過保險事故發(fā)生時被保險機動車的實際價值。按照雙方約定的月折舊率1.2%計算事故發(fā)生時的車輛實際價值已不足9萬元,車輛損失已經超過車輛實際價值,應推定全損。
雙方因保險理賠數額協商未果,左*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人保**公司賠償該起事故損失139990元。
【審理】
江蘇省阜寧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案涉保險合同中約定按事故發(fā)生時的車輛新車購置價格計算車輛實際價值,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折舊率計算方法屬于免除保險人部分責任條款,被告人保**公司對該條款未能舉證證明其履行提示和明確說明的義務,該責任免除條款約定對原告左*成不產生法律效力。案涉車輛損失已經專業(yè)鑒定機構評估,人保**公司雖對評估報告提出異議,但不能提出相反的結論以推翻左*成提供的評估報告,且不申請重新鑒定,故法院對該證據的證明效力予以確認。
綜上,法院判決被告人保**公司在保險金額范圍內對原告左*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宣判后,當事人均未提起上訴,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并已實際履行完畢。
【評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高保低賠”條款是否屬于免責條款,如果屬于,按照保險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須對投保人進行提示和明確說明后才能產生法律效力,否則對投保人不產生法律效力。
首先,從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內容分析。對于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中,“責任免除”、“除外條款”及其他有關免賠率、免賠額等部分或者全部免除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條款,應當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
本案中,被告人保**公司“高保低賠”條款本質上是免除保險人部分責任的條款,保險公司應當將保險合同中保險車輛實際價值如何確定、投保金額確定的三種不同方法和不同方法下如何進行理賠的相關條款以區(qū)別于其他保險條款的方式,向投保人進行提示和明確說明。但被告人保**公司并未以適當的方式將“高保低賠”條款向投保人提示和明確說明,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故約定條款對投保人不產生法律效力。
其次,從投保人“合理期待”原則角度分析。合理期待原則是指保險合同的條款是清楚的,對承諾范圍的限制是明確的,并不存在合同含義的模糊,雙方爭議的焦點在于被保險人所合理期待的保險范圍不是保險合同規(guī)定的范圍。
本案中,原告左*成對涉案車輛投保車輛損失險,是基于對保險車輛預期損失的補償功能所作的保險,期待的是全部損失的補償。作為富有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的保險人,理應將其提供的格式保險條款中保險金計算方法、新車購置價的確定等對投保人進行提示和明確的說明。而被告人保**公司并未將上列條款對投保人進行提示和說明,投保人作為非專業(yè)人員,對承保的范圍尚不明確,故投保人對保險利益已經產生合理期待。如果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保險公司以“高保低賠”的方式,明顯獲得了不當利益,條款顯失公平,故本案要求被告人保**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符合實質的合同自由和公平正義。
最后,從保險法中保險利益原則角度分析。保險法第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財產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fā)生時,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結合本案,案涉車輛已經使用近5年,實際價值明顯低于新車購置價,而保險人仍以新車購置價收取保費,確定保險金額,明顯違反保險利益原則。對于超過實際價值的部分,投保人并沒有享有保險利益。依照保險法第五十五條第三款規(guī)定:“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部分無效,保險人應當退還相應的保險費。”
對于保險車輛的實際價值,能否按照雙方約定的折舊率計算,筆者認為,保險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的車輛實際價值,實際是物的本身價值,與保險公司主張的合同約定的車輛價值并非等同概念,兩者存在顯著差別。在保險價值超過物的價值時,超出部分的保險價值才能無效,而不能按照保險條款約定的折舊率計算的價值確定是否超額保險。評估機構所作的評估報告損失實際就是按照物的本身價值所作的結論,與保險利益原則并不矛盾,故保險公司在物的實際價值范圍內承擔責任具有法律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警察在實習期的能不能給處分
2021-02-19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分公司取消合并報稅怎么處理
2020-12-14交通刑事責任會坐多久
2021-01-14起訴離婚程序步驟詳解
2021-01-15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國務院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新交通法規(guī)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28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