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合同成果權益如何歸屬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托開發合同中,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有權免費實施該項專利。研究開發人員轉讓專利權申請權的,委托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對于履行委托開發合同所取得的技術秘密成果,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違反此項義務,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技術開發合同中技術成果權益的歸屬,應遵循以下規則:
首先,就委托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得申請專利的,則申請專利的權利在一般情況下歸研究開發人。但當事人約定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委托人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行使的,從其約定。就委托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不可申請專利或雖可申請專利,但當事人不愿申請專利的,對于此項技術秘密成果,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各方都有使用、轉讓和收益的權利。當事人就此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其次,就合作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得申請專利的,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合作開發的當事人共有。當事人約定歸其中一方或幾方所有的,從其約定。就合作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不可申請專利或雖可申請專利,但當事人不愿申請專利的,對于此項技術秘密成果,合作開發的各方當事人均有使用、轉讓、收益的權利。當事人就此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就技術成果權益的分配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為鼓勵風險投資,推動技術進步,《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托開發合同中,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有權免費實施該項專利。研究開發人員轉讓專利權申請權的,委托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對于履行委托開發合同所取得的技術秘密成果,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違反此項義務,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往往技術開發的進步是由于企業之間想要通過產品進行競爭而帶來的,技術的開發可以使得自己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巨大的優勢以及利益,而這也導致了許多的不正當競爭,以及對于技術成果的盜竊。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船舶糾紛屬于什哪里管轄
2021-01-27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