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合同成果權益如何歸屬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托開發合同中,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有權免費實施該項專利。研究開發人員轉讓專利權申請權的,委托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對于履行委托開發合同所取得的技術秘密成果,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違反此項義務,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技術開發合同中技術成果權益的歸屬,應遵循以下規則:
首先,就委托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得申請專利的,則申請專利的權利在一般情況下歸研究開發人。但當事人約定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委托人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行使的,從其約定。就委托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不可申請專利或雖可申請專利,但當事人不愿申請專利的,對于此項技術秘密成果,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各方都有使用、轉讓和收益的權利。當事人就此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其次,就合作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得申請專利的,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合作開發的當事人共有。當事人約定歸其中一方或幾方所有的,從其約定。就合作開發所完成的技術成果,如屬不可申請專利或雖可申請專利,但當事人不愿申請專利的,對于此項技術秘密成果,合作開發的各方當事人均有使用、轉讓、收益的權利。當事人就此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就技術成果權益的分配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為鼓勵風險投資,推動技術進步,《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托開發合同中,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有權免費實施該項專利。研究開發人員轉讓專利權申請權的,委托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權。對于履行委托開發合同所取得的技術秘密成果,委托開發的研究開發人不得在向委托人交付研究開發成果之前,將研究開發成果轉讓給第三人,違反此項義務,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往往技術開發的進步是由于企業之間想要通過產品進行競爭而帶來的,技術的開發可以使得自己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巨大的優勢以及利益,而這也導致了許多的不正當競爭,以及對于技術成果的盜竊。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建議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以前的合同生效嗎
2021-01-09民事訴訟立案后多長時間開庭需要收費嗎
2020-12-03公司股權轉讓怎么交稅
2020-12-14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