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五年后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是什么?
1、男女平等原則。
《民法典婚姻編》(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p>
第一千零五十五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p>
具體而言,男女平等原則體現在夫妻財產關系上,就是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所有權,離婚時男女雙方有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對共同的債務、負有平等的清償義務,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受收入多少、不因男女性別而有差異。
2、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
《民法典婚姻編》
第一千零四十一條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跟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具體而言,因父母離婚必定對未成年子女今后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使子女能健康的成長,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在夫妻分割共同財產時給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符合法律的規定。對于婦女,由于受經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其獨自謀生能力和經濟收入,與男子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婦女一般在家中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其雖未創造太多的財產,但其為家庭所付出的精力要遠遠大于對方,因此分割夫妻財產時對其應給予一定的照顧。
3、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原則。
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注意從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出發,不能損害財產的效用和實際價值。如對生產可以分給有經營知識和能力的一方,然后由該方給付另一方一半的補償,對于生活必需品應當考慮雙方和子女的生活需要,分給需要的一方等等。
4、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二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八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p>
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實際上,夫妻之間的財產分割原則跟結婚時間的長短并無直接的關系,哪怕雙方婚姻關系存續的時間只有一年甚至更短,只要有共同財產,并且雙方當事人之間沒有什么其他的約定,就都是參考以上原則分割的。
婚前房子要怎么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結婚后房屋贈與是否夫妻共同財產
工資存父母卡里算夫妻共同財產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期滿未續簽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0-12-07能否對共同犯罪行為定不同的罪名
2021-02-03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該如何定罪
2020-11-21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手寫房屋放棄繼承書可以反悔嗎
2021-01-29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火災財產損失如何舉證
2020-11-15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