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雙方當事人因無法履行各自的責任
一、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二、雙方違約指的是什么?
雙方違約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分別違背了自己的合同義務。雙方違約概念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雙方違約同過失相抵之間存在密切聯系,經常發生重合的情形,以致于人們經常將二者等同,混合使用。因此,討論雙方違約必須將其與過失相抵制度聯系起來。過失相抵,又稱混合過錯,是指就損害的發生,權利人存在過失時,法官可以按比例將損害在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分攤以減輕或免除義務人賠償責任的一種制度。
三、雙方違約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有人認為,雙方違約的法律后果為雙方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雙方違約的責任構成、責任形式等,與單方違約不應有任何區別。這種觀點原則上是正確的,但雙方違約與單方違約相比較,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時,由于新《合同法》對為違約責任采取了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其責任構成與原來的合同法有較大的變化。因此,雙方違約的責任構成自然有新的特點。根據《合用法》第一百零七條和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對雙方違約構成要件的考察,應把握如下幾個方面:
1、雙方當事人均應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即雙方違約是以雙方合同為前提和基礎的。
對于單務合同,因只有一方當事人負有義務,不會出現雙方違約的問題。
2、有違約行為存在
違約行為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又稱合同義務不履行。在以往的學說中,對違約行為是否包含違約方的主觀過錯問題,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主張,違約行為是當事人及有關的第三人有過錯地不履行合同債務,客觀原因導致的合同不履行,不應視為違約行為。另一種觀點認為,違約行為僅指違反合同債務這一客觀事實,不包括當事人及有關第三人的過錯。新《合同法》以嚴格責任為規責原則,將過錯因素排除在外,因此違約行為不應再包括主觀過錯。
3、當事人雙方均存在違約行為
既當事人雙方均未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的合同義務都不符合約定。這里雙方違反的義務僅限于合同義務,而不包括其它法律規定的義務,“如果僅僅違反了法律義務,可能構成雙方過錯,但不一定構成違約。如果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違反的都是法定義務,或者一方違反了合同義務,另一方違反了法定義務,則不屬于雙方違約的調整范圍。
4、雙方違反義務均無正當的理由
如果一方或者雙方的義務比履行有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依據,如屬正當行使履行抗辯權,或者一方有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免責事由出現,則不能認定為雙方違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違反了合同中的規定的,如果是雙方都構成過錯的,一般應當按按照規定區分合同中各自需要履行的責任以及義務。如還有其它疑問想找律師咨詢,你可以在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了解更多法律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是行政訴訟案的共同訴訟人
2021-03-22寫字樓買賣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0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0-11-09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保險公估人定義
2021-02-27保險公司
2020-12-18公租房拆遷的補償方式都有哪些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