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塑保險市場微觀基礎
有些公司在新型產品方面所暴露出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公司不清晰的產權制度和尚待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只有建立了清晰的產權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保險公司才能從自發的經營者轉變為自覺的經營者,自覺地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建立規避風險、保證收益及保持公司持續經營的機制,從而真正做到微觀自律。良好的微觀基礎是一國保險宏觀監管的基礎,沒有微觀自律或微觀自律機制不完善,宏觀監管的傳導機制就將受阻。因此,進行產權和治理結構等制度創新,重塑我國保險市場的微觀基礎,從而構建微觀自律機制是解決新型產品發展深層次問題的關鍵之一。
(二)創新營銷制度
不少代理人為單純追求業務發展,不切實際地隨意宣傳、夸大投資回報率,誤導消費者,引起保戶對新產品的不信任和對壽險公司的不信任,從而導致保險市場的信用缺失和信用危機。因此,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保險信用已成為共識。筆者認為,首先必須是形成和完善鼓勵人們講信用的制度安排和激勵機制。否則,在一個有嚴重缺陷的制度框架內,信用是不堪一擊的。
就代理人制度來說,可以將壽險代理人及營銷員定位于雇傭制,保險公司與營銷員訂雇傭合同,其工資由固定工資、準固定工資和成績浮動工資組成,這樣營銷員才有安全感、歸屬感和真正的職業感,才能為維護良好的保險信用奠定制度基礎,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營銷員的短期行為。還可以鼓勵成功的營銷員自己當老板成立保險代理公司。或者保險公司將營銷人員獨立出來成立自己控股、營銷人員參股的股份制代理公司。這樣,代理人和營銷員才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同時,現行的營銷管理體制說到底其實內生于保險公司片面追求保費收入規模的粗放型經營。只要“以保費論英雄”的狀況不徹底改變,代理人誤導保險消費者的現象就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遏制。因此,在處理代理人誤導中必須加強追究保險公司責任的力度。
我國新修訂的《保險法》增加了保險公司在保險委托代理關系中的責任和義務。新法增加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加強對保險代理人的培訓和管理,提高保險代理人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不得唆使、誤導保險代理人進行違背誠信義務的活動。”而且,新法還將“表見代理”明確寫入,規定:“保險代理人為保險人代為辦理保險業務,有超越代理權限行為,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權,并已訂立保險合同的,保險人應當承擔保險責任;但是保險人可以依法追究越權的保險代理人的責任。”這些新規定強化了保險公司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責任,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減資退股需要簽訂協議嗎
2021-01-28模擬拆遷的協議能簽嗎
2021-02-11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