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定解除、約定解除及協商解除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的解除有法定解除、約定解除及協商解除三種形式。
對于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而言,可以分別適用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手段使守約方的權利得到保護。從最高法院公布案例來看,合同的解除并不影響違約責任條款的適用,在解除合同后,守約方依然可以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但對于協商解除而言,是否也存在“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的情形?
從一般意義上理解,所謂合同的協商解除,是指合同當事人之間達成合意,解除雙方基于合同而產生的權利義務。合同經協商解除是向將來發生約束力,而對已履行部分,一般不需要返還或恢復原狀等。
《合同法》條文未區分三種解除情形并分別就每一情形的解除規定法律后果,而是籠統的規定為:“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就使得在實際操作中,一旦遇到協商解除合同的情形,在擬訂解除協議時必須得加入這么一句話:“互不要求對方就已履行部分承擔返還或恢復原狀的責任”。否則,合同協商解除后,任何一方都有權根據97條要求對方返還或恢復原狀。
比如,在房屋租賃合同中,原約定租期三年,在第二年的時候,雙方協商解除合同并簽定《解除協議》,但未特別注明:“互不要求對方就已履行部分承擔返還或恢復原狀的責任”。于是承租人有權要求返還租金,出租人有權要求承租人就房屋裝修恢復原狀,還有權要求承租人支付房屋的實際使用費。這與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何異?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所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等責任形式,都是屬于違約責任的形式之一(違約責任的承擔形式包括: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等)。這是否說明,合同法97條其實包括有一個隱含條款:“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合同一方如有違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有逾期貸款未償還能做抵押擔保嗎
2020-11-25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交通事故中被起訴的對象是誰
2020-11-14開假匯票承兌5萬如何處罰
2021-01-02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最新房地產法
2021-01-03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的差別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公司是否應該賠償車輛停運損失
2020-12-02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2020-11-16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土地轉讓合同有效嗎
2021-01-092020年最新企業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