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定解除、約定解除及協商解除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的解除有法定解除、約定解除及協商解除三種形式。
對于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而言,可以分別適用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手段使守約方的權利得到保護。從最高法院公布案例來看,合同的解除并不影響違約責任條款的適用,在解除合同后,守約方依然可以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但對于協商解除而言,是否也存在“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的情形?
從一般意義上理解,所謂合同的協商解除,是指合同當事人之間達成合意,解除雙方基于合同而產生的權利義務。合同經協商解除是向將來發生約束力,而對已履行部分,一般不需要返還或恢復原狀等。
《合同法》條文未區分三種解除情形并分別就每一情形的解除規定法律后果,而是籠統的規定為:“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這就使得在實際操作中,一旦遇到協商解除合同的情形,在擬訂解除協議時必須得加入這么一句話:“互不要求對方就已履行部分承擔返還或恢復原狀的責任”。否則,合同協商解除后,任何一方都有權根據97條要求對方返還或恢復原狀。
比如,在房屋租賃合同中,原約定租期三年,在第二年的時候,雙方協商解除合同并簽定《解除協議》,但未特別注明:“互不要求對方就已履行部分承擔返還或恢復原狀的責任”。于是承租人有權要求返還租金,出租人有權要求承租人就房屋裝修恢復原狀,還有權要求承租人支付房屋的實際使用費。這與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何異?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所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等責任形式,都是屬于違約責任的形式之一(違約責任的承擔形式包括:繼續履行、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等)。這是否說明,合同法97條其實包括有一個隱含條款:“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合同一方如有違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故責任認定書聯網嗎
2021-01-22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