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贈予的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給出了明確的答復。其中明確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對于上述條文的適用,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該條是以父母對雙方購置房屋出資是確定了贈與行為成立為前提,即首先假設贈與成立,然后在此基礎上討論是贈與一方還是贈與雙方的問題。所以,要解決夫妻財產糾紛的第一個問題是正確認定贈與的成立與否。如果贈與合同沒有成立,那么父母贈與房產的歸屬問題便無從談起。對于房屋贈與問題,一般來說房屋贈與屬于要式法律行為,即必須辦理產權過戶手續,這樣贈與行為才算成立。
二、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律特征
第一,共同共有產生的基礎是共同關系。
共同共有依據共同關系而產生。沒有這種共同關系的存在,就不能發生共同共有關系。但是,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三條的規定,共同共有也可以約定,但該條規定的“約定”,主要是指《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
第二,共同共有的財產權利不分份額。
共同共有的財產權利不分份額,只要共同關系存在,共同共有人就不分份額地共同享有權利。各共同共有人行使的權利及于整個共有財產,而不僅僅及于共有財產的某個部分。
第三,各共同共有人對共同財產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平等
只要共同關系存在,各共有人對全部共有財產就平等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承擔的義務也是平等的。
現實中,父母對子女的贈與無可厚非,但如果此時子女已經結婚成家,父母再贈與房產的話,從原則上來講,往往是會視為對子女夫妻雙方的贈與,這種情況下父母贈與的房子自然可以按照夫妻共同財產處理。不過,要是父母在?婚后贈與房子,明確表示了這只是贈與給其中一方的,多數情況下是贈與給自己子女一方,那此時房子就屬于個人財產。
婚后買房寫女方名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結婚后房屋贈與是否夫妻共同財產
準夫妻共同出資購房如何避免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行政處罰不交多久被強制執行
2020-12-13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