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承擔違約責任的條件
1、要有不履行合同的事實(這是認定違約責任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
①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報酬的;
②當事人遲延支付價款或報酬的;
③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
④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等。
2、不履行經濟合同的事實,必須是由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過錯引起的。
3、當事人的過錯,可分為故意違約和過失違約兩種:
故意違約:是指當事人明知自己的某一行為將給合同履行造成不良后果,卻放任此種行為的發生(如收到貨物,無故拒付貸款等);
過失違約:是措當事人應當預見自己的某種行為可能給合同履行造成不良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到了,但因輕信此種后果可能避免,而沒有取必要的措施,致使后果發生,造成不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事實。
但不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違約,都要承擔違約責任。
1、過錯責任
過錯責任,是指由于當事人主觀上的故意或者過失而引起的違約責任。在發生違約事實的情況下,只有當事人有過錯,才能承擔違約責任,否則,將不承擔違約責任。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下列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違約責任由有過錯的當事人承擔。一方合同當事人有過錯的,由該方自己承擔;雙方都有過錯的,由雙方分別承擔。例如,在來料加工合同中,定作人提供的材料質量不合要求,要承擔違約責任。承攬人本應按合同規定對來料先行檢驗合格后,方可加工成品。但是,承攬人沒有對定作人提供的來料進行檢驗,而直接把不合格的原料制成質量次的成品。在這種情況下,承攬人也要承擔違約責任。
②無過錯的違約行為,可依法減免責任(如不可抗力造成的違約)。
2、無過錯責任
這一原則是指凡違反合同的行為,除了免責的外,都必須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任何一方合同當事人,不管是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還是公民個人,只要因過錯違約,均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追究其違約責任。在法律面前,在合同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人壽保險拒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9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保險代位追償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3-21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